超级快速阅读笔记

on under auxilary
3 minute read

  • 超级快速阅读

  • 在阅读技巧中,”速读”的概念已经相当普及,凡是对它感兴趣的读者,肯定已经或多或少了解过一些相关的训练方法.但在我看来,这个概念无法确切地体现读取信息的重点.因为过去几十年来在对阅读技巧的研究中,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早已达成共识,一味强调速度不仅无法全面提高阅读能力,而且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还会对阅读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从本质上来说,阅读就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而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则始终在于理解、吸收并且长期记忆所读内容.换言之,只有在读懂了每一个字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才算真正地完成了阅读任务,提高了阅读能力.一直以来,人们都误认为这种通篇阅读的做法是在浪费时间,但实际上,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逐字逐句仔细阅读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学到更多知识.包括神经学在内的各领域研究都已证明,每个阅读能力处于平均水平线以上的人,都有可能在不影响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将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高3倍以上.

  • 文字信息读入大脑之后,就该开始第二阶段的任务了.人脑是一台异常复杂的运算机器,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存储信息.而且人脑对同一条信息处理得越充分,学习效果就越好.因此,第二阶段的训练任务就是学会利用大脑与生俱来的运作机制,帮助我们实现快速阅读的目的.在这个阶段,我要向大家介绍另一个全新的概念——视觉卡片.其实,大家刚才看到的那张学习流程图就是一张完整的视觉卡片.主题词位于卡片的正中央,其他的相关信息以主题词为起点向四周发散,顺时针依次排开.这既是制作视觉卡片的基本原则,也是阅读的最佳顺序.我们之所以要在阅读的同时,特意拿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制作视觉卡片,就是因为它符合人脑的自然运作方式,可以十分有效地帮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深度处理信息,为接下来的两个阶段打好基础.

  • 在这个阶段,我要向大家介绍另一个全新的概念——视觉卡片.其实,大家刚才看到的那张学习流程图就是一张完整的视觉卡片.主题词位于卡片的正中央,其他的相关信息以主题词为起点向四周发散,顺时针依次排开.这既是制作视觉卡片的基本原则,也是阅读的最佳顺序.我们之所以要在阅读的同时,特意拿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制作视觉卡片,就是因为它符合人脑的自然运作方式,可以十分有效地帮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深度处理信息,为接下来的两个阶段打好基础.

  • 阅读速度绝非衡量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唯一指标,理解和记忆才是至关重要的.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天不停地读书,最后脑子里却空空如也,那速度再快不也是徒劳吗?因此,我始终都反对使用”速读”这一概念,它会误导读者,把大家带到错误的方向上去.

  • 过不了多久,你就能随心所欲地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轻轻松松达到现有速度的2~3倍,而且还能比原来逐字逐句死啃书本时理解得更透彻、记忆得更牢固.这听起来或许令人难以置信,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难道不是始终成反比的吗?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下文的练习里你会体验到,根据语义单元读取信息时理解程度自然会出现惊人的提升.此外,你还会学到,怎样在读入信息的同时在脑海里梳理出清晰的逻辑脉络.你不再需要额外花时间把”视觉卡片”画在纸上,在节省时间之余还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这一系列技巧的结合点就是文章内在的逻辑结构,其表现形式是视觉卡片.

  • 绝大多数人捧起一本新书,都会下意识地翻开第一页,然后一页接一页地往下阅读.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这种做法其实是不科学的.阅读一本新书就好比从头开始完成一幅拼图.当你准备开始拼一幅有几千块小碎片的大拼图时,肯定不会随便捡起一块就动手拼,而要先看清楚最终的完成图究竟是春天开满野花的草原,还是一艘航行在湛蓝大海中的帆船.如果你是一个做事谨慎的人,可能还会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检查一下拼图的总块数是否足够,以确保自己在拆开包装时没有粗心大意弄丢一两块.接下来就要从大堆的拼图碎片里找出4个角,估计好大概的位置,再拼出完整的4条边,给整幅拼图搭起一个框架.完成了这些准备工作,浩大的工程就正式开始了.从较为简单的部分着手,先拼好一个主题图案,或是相邻的颜色相近的部分.整个画面中较为难拼的部分可以暂且放着,等到其余部分都完成以后再拼这部分就很容易了.现在,我要问问大家:一个七八岁的孩子都懂得拼拼图的时候要按照这种步骤来,不能一块一块乱试,可在阅读时,我们怎么就把系统处理问题的重要性忘得一干二净了呢?其实,从头开始阅读一本书,还不算太严重的阅读问题.最容易被人忽视但却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当属开始正式阅读前的准备工作.

  • 在开始玩拼图游戏之前先要看清包装上的完整图像,这相当于在阅读的时候粗略了解一下整本书的大致内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作视觉卡片,至于具体的做法和技巧,还请大家耐心等待一下,我在下文中自然会做出详细的讲解.现在,我们来看看视觉卡片的优点所在.以本书为例,在这上百页的篇幅里,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图0–1的那幅学习流程示意图.手里拿着这样一幅一目了然的总览图,相当于拥有了一张标示整本书脉络的地图.不管遇到多么琐碎的细节,你都不会迷失方向,或者忘记自己在宏观版图上所处的位置. 此外,除了给整本书的内容梳理出清晰的逻辑脉络,我们还可以在必要时找出这本书在整个专业领域中的定位.尤其当大家为了准备考试阅读大量专业资料和著作时,这种宏观上的清晰思路更必不可少.试想一下,一个心智正常的人肯定不敢赤手空拳贸然闯进热带雨林,没有指南针和地图,也弄不清自己的所在位置就出发,简直等于白白送死.可是,当我们拿起一本新书准备阅读的时候,却很少有人意识到给整本书定位的重要性.因此,当我们的理解和记忆出现问题时,也从来不会有人把原因归结到准备工作上来.

  • 大脑中最原始的部分叫作脑干,负责指挥人体的四肢和其他器官履行最基本的功能.许多低级脊椎类动物(乌龟与蜥蜴等)、爬虫类及鱼类也有脑干,所以这个分区又被称为”爬虫类脑”.脑干完全没有学习功能,它主要辅助人类做出本能的反应.我们一旦察觉到有异物向自己飞来,就会本能地抬起双手保护头部,这就是脑干发出命令的结果.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脑干的作用,例如有些人在图书馆总习惯坐在同一位置,我们在办公室或是自己的车上会有意无意地留下一件私人物品,就好像动物抢占领地一样.看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会问:大脑的工作原理固然有趣,可是这些本能反应跟学习新知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之所以要了解脑干的功能,就是为了避免无意中踏入”雷区”,引起脑干不必要的抵抗反应.比如,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压力过大,或是感觉到竞争的威胁,我们的脑干就会本能地活跃起来.我们的大脑一旦切换到这种应激状态,血液就会从大脑的其他分区流出,逐渐聚集,最终集中在脑干部分.这时,这个毫无学习功能的脑部分区就会成为主导,我们会感到自己无法思考,也学不进去新东西——轻则学习效率下降,重则根本无法进入工作或学习状态.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考试前或是在工作上遇到新挑战时,我们的配偶或是上司有时也会成为我们压力的来源.在讲到压力管理的内容时,我们会进一步讨论这方面的内容,学习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重新找回积极的学习和工作状态,摆脱脑干的本能应激反应.

  •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

  • 缘脑是严格依照既定的模式来完成工作的.只要成功过一次,就相当于获得了长期通行证,因为心理上的积极反应对人类生存来说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墨守成规,始终遵循既定的工作与学习模式,我们就永远学不到新知识,无法取得进步.我相信,每个人都曾经体验过改变有多么难,因此,每个人其实都在时刻与自己的习惯做斗争,试图挣脱惯性的束缚.回到学习的话题上来,缘脑的这种工作原理会使我们越来越抗拒学习.小时候在学校里的种种不愉快经历已经让许多人在潜意识中把学习和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了,这使得我们的缘脑在接收到新信息时,自动屏蔽了许多至关重要的内容,从而加大了我们工作与学习的难度.

  • 虽然新的学习技巧能够让我们学得更快、更好、更轻松,进而将学习所引发的情绪从消极转为积极,但首先我们必须说服自己的缘脑.所以,在起步的时候困难肯定是难免的,难怪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 我们在进行记忆力训练的时候,就会体验到这种情绪的转变.只要我们亲身体会到新的行为模式对自己有益无害,缘脑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逐渐将这种新习惯定位为积极情绪的催化剂.这样一来,它就会转而支持这种新习惯的养成,而非总是屏蔽它.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原有的习惯将会逐渐改变,新行为模式就会轻而易举地融入其中.

  • 在学习流程的每个阶段,我们都需要用同样的方法赢得缘脑的支持,其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宏观定位.只要我们找到一个明确的定位,而不是毫无目的、杂乱无章地向大脑输入信息,缘脑对信息的反应就会变得平和,不会产生应激反应. 图1–5 “国家司法考试”视觉卡片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法律系的学生,想要了解一下国家司法考试里关于夫妻二人共同订立遗嘱的具体法律法规.你从图书馆借来了一本关于继承法的专业教科书,根据快速阅读的规则,你第一步的任务就是要从头到尾梳理一遍国家司法考试的考点,以便下一步在教科书中找到继承法的相关内容. 接下来,你要翻开教科书,从目录中提炼出继承法这一特定法律领域的大致知识结构.当然,民法法典中关于继承法的内容也会对你的整体思考有所帮助,图1–6就是我根据这些内容制作的视觉卡片. 图1–6 “继承法”视觉卡片 有了这样的视觉卡片,所读书目和所学内容在整个学科以及具体领域的定位将会一目了然,你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也能时刻将新学到的知识与既有的知识网络系统地结合在一起.回到我们的例子上来,你现在需要的信息是夫妻二人共同订立遗嘱.那么,请你在上面两张视觉卡片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三张更加具体的卡片,把所有与共同遗产相关的要点都囊括在内.这样一来,有了清晰的脉络,你的缘脑就不会强烈抵触新信息了,学习自然会事半功倍. 不管你的专业是法律还是其他,这种梳理脉络的方法都完全适用.凭借已有的专业知识,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将每本新书归类到整个学科的知识架构当中,并且根据具体的阅读目标,找到新书在职业规划或是考试大纲中的定位.最后,我还可以向大家保证,花在制作视觉卡片上的那一点儿时间,不管是从长期还是短期的学习效果来看,都是绝对值得的,因为有了清晰的宏观脉络,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更多地吸收新知识.

  •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法律系的学生,想要了解一下国家司法考试里关于夫妻二人共同订立遗嘱的具体法律法规.你从图书馆借来了一本关于继承法的专业教科书,根据快速阅读的规则,你第一步的任务就是要从头到尾梳理一遍国家司法考试的考点,以便下一步在教科书中找到继承法的相关内容. 接下来,你要翻开教科书,从目录中提炼出继承法这一特定法律领域的大致知识结构.当然,民法法典中关于继承法的内容也会对你的整体思考有所帮助,图1–6

  • 快速浏览全书这一步就好比在玩拼图游戏的时候先拼完4条边,由此得到的粗略的整体印象能够给你的缘脑发出积极的信息,让它感觉更加安全.此外,这种做法还能有效地激活你的右脑.

  • 在当前这个阶段,大家只需要明确一点:只有当我们同时调动自己的左脑与右脑,激活两种思维模式时,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小孩子在学习的时候通常都会更多地使用右脑,这是我们在年纪小的时候特别容易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惜的是,一旦进入小学,开始接受课堂教育,我们就会越来越倾向于左脑思维,毕竟左脑主要负责学习.随着这种一边倒的思维方式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难吸收新知识.从这时起,学习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也越来越没有乐趣.

  • 让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体会一下左右脑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别.请大家一边阅读下面这篇小文章,一边试着记住故事的具体内容. 有一天,”两条腿”拿着”一条腿”坐在”三条腿”上.突然,”四条腿”跑了进来,一下子抢过”一条腿”.”两条腿”情急之下,抡起”三条腿”就朝”四条腿”砸了过去. 对于一个习惯左脑思维的人来说,最有用的学习方法就是不断进行机械式的重复阅读,现在让我们再来看一遍这个故事. 有一天,”两条腿”拿着”一条腿”坐在”三条腿”上.突然,”四条腿”跑了进来,一下子抢过”一条腿”.”两条腿”情急之下,抡起”三条腿”就朝”四条腿”砸了过去. 怎么样?反复读过几遍以后你是否记住了故事的内容?这种死记硬背的机械式方法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还无法保证长期记忆.一个星期甚至是一天以后,你或许就会把这”一堆腿”的故事忘得一干二净.因为在机械式重复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抵触心理,获取信息的效率也会直线下降.长此以往,我们只好听天由命,承认自己的脑子天生不好使,一辈子都没办法跟那些聪明的同学竞争.可是,大多数有这种想法的人都不知道,自己之所以不擅长读书,并不是因为天赋低,而是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大脑.

  • 在快速浏览的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标题、副标题、插图、表格以及被加粗或是变成斜体的关键词上,而且整个过程总共不应超过5分钟.在这段短短的时间里,你已经可以很好地了解整本书的大致内容了.想象一下,如果你没有花费这5分钟的时间,而是直接一页一页地往下死啃,那样需要浪费多少时间才能让你突然发现自己手上的书根本没有阅读价值,或者不能提供你真正需要的信息?为了及早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需要掌握科学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准确地把握全书的大致内容,这就是快速阅读的优势所在

  • 要想在阅读和学习过后的一段时间内还能及时回忆起自己所需的信息,我们必须学会主动阅读,而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书里的知识.

  • 要想记住一条信息,必须将其与既有的知识网络结合在一起.否则,再多的信息也只能在我们的脑海里毫无章法地飘来飘去,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了.

  •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与神经元的绝对数量并无直接关系,起决定性作用的反而是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密集程度.可以说,人体哪个器官的神经网络最密集,哪个器官就最聪明.如果某个部位只有很少的神经连接,那就表明神经反射的途径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无法高效地传递信息.最值得一提的是,新的神经连接只能建立在既有网络的基础上,凭空长出一个孤立的神经树突是不可能的. 图1–8 脑神经示意图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请大家看一看图1–9.人脑中的神经连接好比蜘蛛网上的丝,每接收到一条新信息,就相当于蜘蛛又织出了一条新的丝.而且,与神经树突的生长规律一样,新的丝必须连接在既有的网上.如果没有固定在既有的网上,刚织好的丝就会随风飘走. 蜘蛛网都不是完全对称的,我们的知识网络同样如此.织得密密麻麻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相对熟悉的领域,说明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具体的知识,在那个特定领域的知识较为丰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较强.这些部分可能是我们的专长,也可能是一个长期的兴趣.有了较多的基础知识,既有的可供连接的神经树突的基数也更大,我们在这些领域就能够更加轻松地学习新知识,并且将其结合到既有的知识网络当中.与之相反,织得疏松一些的地方代表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知识仍有较大的欠缺,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都尚未掌握.这种情况的出现,多半是因为这部分知识和我们的学习或工作的关联不大,或者是我们对该领域毫无兴趣.由于已有的丝实在少得可怜,那么就算我们阅读了大量新知识,也很难找到落脚点,将其固定于既有的知识网络上.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每涉足一个新的领域,都会感觉尤其困难、力不从心.

  • 在图1–10这张知识–学习时间曲线图中,我们看到的是一条类似幂函数图像的圆滑曲线.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达到一定的学习时间以前,我们既有的知识网络还十分稀疏,所以新知识很难找到落脚点,知识储备的上升曲线非常平缓.我们必须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在一个全新的领域获取必要的基础知识,然后逐渐了解其全貌.在起步阶段,我们虽然也会学到很多知识点,但想要记住它们往往很困难.可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多,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吸收新知识的效率就会越来越高,我们在这个特定领域的学习才算步入正轨. 图1–10 知识–学习时间曲线 这个过程好像滚雪球,雪球滚得越大,滚起来就越轻松.因此,每当涉足一个新领域的时候,科学安排学习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其一开始就纠结于细节问题,倒不如从整体下手,由宏观至微观逐步深入学习.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道理,我们重新回到玩拼图游戏的例子上去.拼好4条边后,我们应该先拼整幅拼图中最容易拼的部分.图片的主体部分拼好了,剩下的较为困难的背景部分就变得相对容易了.所以,在遇到阅读难点的时候,我们不妨暂且跳过,等到通读一遍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再回过头来仔细研读,原本像天书一样的内容我们再理解起来就会有茅塞顿开之感,用很短的时间稍加思考即可.再比如,盖房子先得打好地基,这个道理连三岁小孩都懂,如果第一层还没盖好,就急急忙忙想要加盖屋顶,那结果肯定很糟.

  • 在宏观定位的阶段,我们已经通过设计和制作视觉卡片梳理出了整个学科领域的脉络,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也应该像管理电脑里的文件一样管理自己大脑里的信息.试想一下,如果你在用电脑的时候毫无章法,每个新建的文件都随便乱放,那么下次想找到它们,就会很困难.可是一到人脑记忆上,我们却往往忘记条理的重要性.电脑至少还有搜索功能,只要你能隐约记起文件里的某几个关键词,点几下鼠标就可以找到这个文件,可我们的大脑却完全依赖于条理来管理信息.因此,视觉卡片恰恰是一种大多数人都懒得去做但实际上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

  • 要想更好地记忆新信息,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知识网络.如果我们在接收新信息的时候第一时间将其与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结合在一起,新信息就能更加牢固地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了解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领域已经编织了哪些丝线,哪个部分的网络较为密集,哪个部分比较薄弱、急需填充新的知识.这个从整体上盘点现有”库存”的做法,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知识架构,还能从一个侧面激活整个知识网络,为新信息腾出足够的存储空间. 这种方法相当于在自己的大脑里建立高效有序的文件夹系统.等到在第四阶段调用信息的时候,所需信息自然可以信手拈来.这就好比你大脑里的磁盘碎片少了,信息的完整度提高了.相信大家都使用过微软Windows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工具,这个软件的工作原理就是从整个硬盘里搜索出相关度较高的文件,然后将其重新整理,储存在相近的位置上.这样一来,日后读取数据时,电脑的速度自然就提高了.只可惜人脑还没有进化出这种功能,所以,我们在读取信息的同时就要格外注重信息的关联性,把正确的信息用正确的方法存储在正确的位置上.此外,我们还要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花一点儿时间激活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让稍后的学习更加轻松、记忆更加牢固.

  • 平台期意味着什么? 我还想向大家介绍另一个关于学习的曲线,它代表的是能力与练习时间之间的关系.与上一条曲线不同,从图1–11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条圆滑向上的曲线.我们的能力会经历一个又一个不规律的平台期,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向上迈一个台阶.这种能力发展的模式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学习一种新的乐器或是练习一种新的体育项目时,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此外,大家即将在本书中学到的制作视觉卡片的方法以及各种记忆技巧也属于这类能力. 图1–11 能力–练习时间曲线 以学钢琴为例.上完前几节课,你终于可以弹出旋律了,或许还学会了弹奏第一首简单的儿歌,这说明你已经实现了零的突破,登上了第一个台阶.接下来,你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难度更大的曲子,可手指却偏偏不听话,怎么弹都弹不好.这是因为你的能力还停留在第一个台阶上,并且正在像蜗牛一样缓慢地向前挪动.不管是学习一种新的乐器、新的体育项目还是新的阅读技巧,飞跃本身都不是重点.最难熬却又最关键的其实是在同一个水平层次上停滞不前的那段时间,也就是所谓的平台期.我们会逐渐感到灰心丧气,抱怨自己的努力没有换来应得的回报,要是平台期的持续时间太长,我们甚至会彻底失去动力,半途而废、不了了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曾经试图学习弹奏一种乐器,但能够真正坚持下来的却少之又少. 所以,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这个痛苦的过程.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我们在主观上会觉得自己毫无进步,但平台期却正是大脑建立新的神经连接的过程.我们之所以尚未感觉到切实的变化,是因为大脑还在进行下一步的隐性工作,即生物学上所说的”包鞘”.每当脑细胞,也就是神经元之间建立新连接时,其表面就需要生成一种新的叫作髓磷脂的物质.形象地说就是光有裸露的电线还不成,必须再裹上一层绝缘橡胶,才能正常使用.也就是说,必须等到这个生物过程结束了,大脑才能获得一条崭新的思维路径,我们的能力才能再上一个台阶. 因此,当你下次感觉自己又开始停止进步时,请回想一下我上面所说的这个生物过程.暂时看不到进步恰恰说明你的大脑正在帮你完成最重要的一个步骤——量的积累,很快你就会突然感受到质的飞跃.你会发现,了解事物背后的运作原理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仿佛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合情合理的交代,让你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整个等待的过程. 每个人从头开始学习一项新技能,都必须经历4个阶段. 以开车为例.刚出生的婴儿显然还不具备开车的能力,可正是因为他们还没到琢磨这件事情的年龄,所以不会开车既不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也不会使他们产生任何心理上的不安.这就是第一阶段:虽无能力却也尚未萌生明确的意识,即”不知己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总有一天会发现,为什么别人都会开车,而我不会呢?一旦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意识到自己某种能力的缺乏,即”知己不能之”.由于我们已经体会到了不会开车的种种不便,而且为此感到不安,所以我们理所当然会主动采取措施改变现状.刚高中毕业的女生或许会缠着爸爸带自己去找个空旷的地方练车,或许会报名去驾校学开车.不管通过哪种途径,重点是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找到机会开始学习这种新技能了.这就是第三个阶段:有能力也意识到了,即”知己已能之”.在这个阶段,我们明明已经学会了所有操作,背熟了所有交规,可每次把手放在方向盘上的时候,心里难免还是会紧张.我们必须时刻留心手部动作和脚下动作的配合,遇到比较复杂的路况也会有些犯怵.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把自己的系统内存全部用在开车上,根本顾不上别的事情.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不用总盯着倒车镜,拐弯变线时不会老是急着打转向灯,离合换挡、停车起步也已习惯成自然了.我们的大脑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一边开车一边听听音乐.这就说明我们已经到达了最后一个阶段:意识不到自己有能力,即”不知己能之”. 图1–12 学习的4个阶段 在学习技巧这一领域,我们的能力发展同样遵循这种自然的发展规律.所以,大脑存储信息的第二大规律是:只要我们不断练习,总有一天这种新的技能会习惯成自然,变成我们潜意识的行为.这时,即使我们不再关注某个特定的技巧,我们的大脑也会在潜意识里指挥相关的器官完成任务.我们的大脑将会拥有更多空闲的空间,可以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上.本书里的绝大多数练习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出来的,这个训练方法能够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将新的学习技巧转化成潜意识操作的能力.当你完成了整本书的训练以后,一整套最科学的学习流程就已经深深地印在你的脑子里了,你完全意识不到技巧的存在,可以集中精力理解与吸收新知识.

  • 积极提问,双向阅读 假设你手里捧着一本新书,而且已经做好相关知识和整书的视觉卡片了,那么,接下来还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吗?是的.下一步我们要从这些视觉卡片出发,提问自己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究竟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希望从中找出哪些信息,学到哪些知识,继续深入哪几个领域? 这个步骤最重要的作用在于避免被动阅读.很多人都认为,阅读只是一个单向吸收信息的过程,我们通过眼睛这个媒介读取文字信息,将其传输到脑部.但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在这个传输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只调动了自己的左脑.要想提高阅读效率,我们必须从消极被动地接收信息转变成积极主动地汲取信息.这个转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给学习过程添加另一条途径,不仅要自下而上地从文本中吸收信息,更要自上而下地把自己的思考融合到书本中去,实现双向阅读和双向学习. 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必须始终走在作者的前面,将每一条读到的信息与自己既有的知识做比较,使它们融合在一起形成长期记忆.我们可以问自己,如果我是作者,我会不会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讲解这个知识点?作者在这个地方是否遗漏了某些信息? 图1–13 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传输 积极提问其实就相当于隔着文本与作者对话.有了这种互动,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获得更大的阅读动力,记忆效果也会明显提高,因为我们已经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把书中死板的知识转化成了自己的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激活既有的知识网络,尽量提出有意义、有深度的问题.

  • 为了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不被厚厚的书本吓跑,最有效的技巧就是在阅读前把整本书划分成几个部分,并安排好阅读进度.

  • 研究证明,人脑在预先知道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会自动提高工作效率,以便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

  • 阅读一本书好比参加一场马拉松比赛,再专业的运动员跑完30公里也难免会产生疲劳感.可是快到终点时,哪怕再疲惫,运动员也可以加快速度、全力冲刺,这就是确定目标的神奇作用.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要把这种”马拉松效应”应用到阅读中.按照作者的设计,每本书都只有一个终点.当我们将几百页的内容自行分成几个部分以后,就无形中增加了终点的数量,让我们能够多次体会到冲刺的快感.当然,由此产生的阅读动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 在哈佛商学院,速读类的课程早已成为十分热门的必修课.肯尼迪和尼克松等历届美国总统都特意训练过自己的阅读技巧,白宫、美国空军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现任的许多工作人员也不例外.多国的统计数据都已经证明,高收入人群的年平均阅读量在20本书以上.

  • 逐字阅读法的三大常见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双眼在阅读过程中的移动方式.我经常在培训班的第一节课上向学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想象过自己的眼球在阅读时是如何移动的吗?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的视线会随着阅读的进度一直匀速移动,看完一行后,马上跳到下一行的开头.如果把这个路径画出来,就会得出如图1–16所示的均匀平滑的曲线. 图1–16 大多数人以为的视线移动轨迹 但这其实只是我们大脑的错觉而已.要想看清一个物体,我们的视线必须停止跳跃,停留在某一点上,然后像照相机一样调整焦距,直至生成清晰的图像.如果我们试图看清的物体正在移动,我们的视线就必须以同样的速度移动,与之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这样眼睛才能顺利对焦.换句话说,我们的视线在阅读过程中其实是处于跳跃状态的.从图1–17中我们可以看出具体的模式:我们的视线焦点首先落在第一个字上,视线停止移动、眼球对焦、读取信息,然后再跳到下一个字上,重新对焦、读取信息. 图1–17 视线移动、眼球对焦、读取信息示意图 了解了这个极为重要的真相以后,让我们一起来看逐字阅读法最常见的三大问题:低效阅读、无法集中注意力及视线的下意识游移. 低效阅读 没有受过专业阅读训练的人一般只会逐字阅读,也就是说,他们的视线每次停留和对焦都只能读取一个字或单词.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请你举着这本书,观察一下这一页的文字.你会发现,自己的视线始终都只能聚焦在一个字上.如果你把整本书倒过来,你会发现通篇的文字更像一幅图像——一行行黑色的线条、白色的页边,还有每段前后的空白部分.可是只要你把书本再正过来,用正常的角度去观察时,你的眼睛又会马上回到阅读文字的状态,一次只能读取一个字. 究其原因,这是我们大多数人根深蒂固的习惯.在刚开始认字的时候,小朋友们总会从字母开始,将字母作为认字的最小单位,因此阅读速度非常慢,更谈不上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下一个阶段就是以音节为单位,遇到较长的单词,我们先得分辨出其中的各个音节,拼读后,才能理解这个单词的意思.小时候,我们不会觉得这种阅读方式有任何问题,毕竟一个小学生或者中学生需要阅读的材料或书籍并不多.可是上了大学或是工作以后,这种低效阅读所带来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越是读得慢的人,理解就越不充分,而且不少阅读速度较慢的成年人仍然保留着这个习惯,即一遇到长单词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把它拆成几个音节,试图以这种方式读取与理解信息. 除了拖慢速度,逐字阅读的方式还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逐一探讨.阅读速度受限是逐字阅读的众多问题中最明显的一个,阻碍理解和记忆才是其最严重的问题.比如,你的眼睛首先看到了”一个”这个词,一个孤立的词显然无法传递任何整体的信息.1/4秒后,你的视线跳到了下一个字上:小.这时,大脑会自动把这两条信息叠加在一起.但显而易见,我们还是没能得出结果.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叠加步骤,大脑完成这个运算需要上百万次化学反应,只可惜如此巨大的运算工作却没换来任何有用的信息.接下来再看一个字:青.现在,我们的大脑一共读取了3条信息,完成了两次叠加运算后是”一个小青”,意思还是不明了. 不要忘记,在逐字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不仅要不断叠加读取的信息、完成运算工作,还需要随时记忆信息.上面的例子只有4个字,当然没有问题了.可一旦句子长了,我们就很可能像狗熊掰苞米一样,读完了最后一个字,却已经把句子的开头忘得一干二净.最后,让我们再回到这个例子上来,看看最后出现的一个词:苹果.大脑在经过了上千万次化学反应之后,终于得到了一个有意义的短语:一个小青苹果.随着”苹果”这个中心词的出现,我们的右脑生成了相应的图像.要知道,大脑生成图像只需要不到半秒钟的时间,可事前的准备工作却如此烦琐. 阅读高手之所以能够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阅读速度,就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最合适的语义单元来读取信息.所谓语义单元,是由几个字词共同构成的表达某个完整意思的词组或短语.高手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快速识别出几个相互关联的字词,找出语义单元,并且下意识地将其看作阅读的最小单位.他们的视线每次都会停留在整个语义单元上,只需对焦一次就能捕捉属于同一个语义单元的所有字词,将其作为一条完整的信息输入大脑.这样一来,视线跳跃的次数减少了,对焦所需的时间也缩短了,右脑只需接收一次信息即可生成”一个小青苹果”的图像,左脑自然不必辛辛苦苦地事先叠加、运算和记忆了.真正的阅读高手只需对焦一次即可读取4~5个字,也就是说,一个有10个字的句子他们只需对焦两三次就可以顺利读完.相应地,他们的大脑也只需运算一两次就可以理解整句话的意思.没有了多余的对焦,没有了毫无意义的反复叠加运算,不仅省下了大量的时间,阅读这件事情本身也会变得更加轻松、更有乐趣.

  • 无法集中注意力 除了拖慢速度、影响理解,逐字阅读还会影响我们的注意力.如果你以为放慢速度能够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那就请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和我类似的经历.当我还是法律系的学生时,我经常痛下决心要好好读书.大好的周末,我推掉所有约会,老老实实地待在图书馆里.我拿起一本书,开始一字一句认真地阅读,心里还跟着默念,我当时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全世界最勤奋的学生.但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发现自己的思绪早就飘到了九霄云外.明明觉得自己在聚精会神地读书,可回头看前两行的内容,却好像从未见过一样.没办法,只能从第一行开始,再读一遍……我相信,这个情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这还不算太糟糕,至少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走神了.实际上,我们在潜意识中开过的小差数不胜数.我们只会伸个懒腰、晃晃脑袋、揉揉眼睛,继续读下去,对几分钟前做过的白日梦全然不觉.运气好的话,我们错过的是无关紧要的部分,可万一那本书是备考的教材,用来做白日梦的那段时间又恰恰让你错过了复习要点,你的麻烦可就大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能把刚才错过的部分重新读一遍,而且在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们还时常会感觉眼前的文章简直太陌生了,完全不像几分钟前才读过的. 其实,我们在阅读时之所以难以集中注意力,很大程度上是逐字阅读的坏习惯造成的.现在请你放下手上的书,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你根本无法想象,你的大脑在这不到一秒钟的短短时间里接收了多少信息,处理了多少关于图像、色彩、运动、气味的神经刺激.其实,人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比世界上任何一台计算机都要强大,但我们却一直逐字向它输入信息.试问我们的大脑又怎能”吃得饱”呢?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人脑每秒钟有意识处理的信息量约为126个神经比特.但在阅读时,大脑每秒钟处理的信息量却只有40个神经比特,这意味着大脑每秒钟都有80多个神经比特的闲置空间.或许你会认为这是件好事,大脑有了空闲不就正好可以休息一下吗?其实不然.人脑是一台异常勤奋的计算机,一旦出现资源过剩的情况,它就会在后台自动调用闲置空间来处理其他信息,让我们做起了白日梦.换句话说,如果你的阅读速度赶不上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过剩的资源非但不能节约下来以备日后之需,反而还会被用到其他无关紧要的地方,分散你的注意力.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胡思乱想的内容都与当时的阅读内容无关.我们要么回想上个周末滑雪时的快乐时光,要么回忆昨天晚上在酒吧邂逅美女的情景. 更糟糕的是,注意力下降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的大脑会彻底”关机”,无法输入任何新信息.我们小时候在学校里学到的那一套,与其说是阅读方法,倒不如说是最有效的催眠术.逐字阅读听上去就让人觉得很累,从这个角度看,图书馆还不如改名叫催眠室,里面的人宁可望着窗外发呆也不想读书.睡前总爱随手翻翻闲书的人肯定有所体会:工作了一天,我们的身体已经十分疲惫,如果我们这时还是一小口一小口地给大脑喂信息,它就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信息输入而自动进入休眠状态,这时我们会觉得眼皮越来越沉,很快就酣然入睡了.如果是在白天,我们则会开一下小差,做做白日梦.当然,大家也不用担心在学会了新的阅读技巧以后就得靠安眠药来帮助入睡,因为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可以”向下兼容”的.虽然你学会了新技巧,你的大脑也会建立新的神经连接,但原有的逐字阅读的习惯仍然存在.所以,如果你以后还是希望用这种特殊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入睡,我可以向大家保证,逐字阅读是一种毫无副作用的健康催眠法. 通过长期训练,学会按照语义单元读取信息以后,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加专注.一旦阅读速度和流畅度都上了一个台阶,你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大脑资源,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胡思乱想和默念,说得俗套一些,就是全身心地投入阅读,进入忘我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好比骑自行车,必须先用力蹬到一定的速度才能骑得稳、骑得顺畅,才不会浪费我们之前提到的80多个神经比特的闲置空间.

  • 视线下意识地游移 其实,人眼生来就不善于捕捉静止的影像,因此阅读对双眼来说是一项极不自然的活动.不管是大脑还是双眼,人体每个器官的原始功能都是为了维持生存,而不是帮助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通过考试或是赢得升职的机会.所以,眼睛始终对运动的物体最敏感.阅读的时候,我们必须时刻强迫自己的视线停留在静止的文字信息上面,才能完成阅读这项非本能的任务.难怪各种各样的白日梦会乘虚而入,阻碍阅读进度,其中当属下意识的视线游移对阅读的影响最大.一旦其他感官受到外界刺激,我们的视线马上就会离开书本,去寻找移动的物体.由于这种动作往往是下意识的,所以我们只能事后再把视线重新”拽”回书本上,花时间补进度. 人体的各个器官看似各司其职,实际上只是为了一个最单纯、最根本的共同目标——生存.假设你现在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树枝折断的声响,那么,还没等你反应过来,你的耳朵就已经将接收到的声音信息传递至大脑,你的脑袋已经下意识地转了过去,眼睛也开始环顾四周,搜索声音的来源.同样,如果双眼突然见到灌木丛在晃动,它们也会立即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大脑.这时,缘脑会扮演信息过滤站的角色.如果它分析出灌木丛后面藏着的是一只野兽,就会马上让我们的大脑停止思考,直接指挥四肢做出本能反应,或是逃跑,或是反击.如果我们运气好,刚才的运动物体并未对我们构成生命威胁,缘脑就不需要阻断大脑的思维功能,我们的视线也会在极短的时间里重新聚焦到其他的运动物体上. 由此可见,双眼天生的工作模式确实不适合一行接一行地阅读静止的文字,在换行的时候,我们的视线经常会不自觉地跳到其他地方.下面这个小实验可以让你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自己视线的运动轨迹.不过,在开始实验之前,你还需要给自己找一个实验助手. 现在,请你和你的实验助手面对面坐下.首先请他转动眼球一圈,你仔细观察其眼球的运动轨迹,看看是否能做到想象中的匀速圆周运动.然后,请你们互换角色,由对方来观察你的双眼.通过观察,你会发现无论多么努力地控制自己的眼球,结果充其量是一个近似圆形的多边形.最有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就是图1–19中的这种毫无规律可言的封闭图形. 图1–19 眼球转动一圈的实际运动轨迹 通过这个实验,我希望让大家明白两个道理:第一,这是人眼与生俱来的工作机制.我们的”裸眼”在没有外界辅助的情况下,其运动轨迹不可能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圆;第二,我们根本无法有意识地感知到自己确切的眼球运动轨迹,尤其是眼球在1%甚至1‰秒的时间里的运动轨迹,我们只能凭想象胡乱猜测. 或许你从来都不曾意识到,换行也是阅读过程中比较困难的一个环节.实验证明,视线寻找下一行的第一个字所花费的时间,占阅读总时间的1/3.也就是说,我们每阅读3个小时,就浪费了整整1个小时来换行.有时候我们的视线会跳到同一行的开头,有时候又会一不小心跳过了下一行.被这种与阅读内容毫不相关的小事不断干扰,试问阅读速度怎能快得起来,理解程度又怎能提高得了?如果每一行的第一个字都会伸出一只小手向我们的眼睛示意,那该多好啊! 在下面的章节里,我还会继续讲到阅读中常见的其他问题.不过现在,我想先请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种非常有效的阅读辅助方法.

  • 用手指或笔尖辅助阅读 在开始讲解之前,我想请大家继续刚才那个小实验.请你和你的实验助手面对面坐下,实验的内容同样是观察眼球的运动轨迹.不过,这次你们多了一个小帮手,就是自己的手指.在你的搭档转动眼球时,请你用食指在他面前稍微引导一下,让他的视线跟着你的指尖移动.完成以后,请互换角色,看看眼睛听不听指挥.要知道,每个人的视线都需要一定的指引,因为其天生的工作原理就是寻找并跟踪运动的物体.因此,我们在阅读时也需要一定的辅助措施或引导工具.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如果要数出一页的总行数,你会怎么做?会用食指或笔做辅助吗?还是单靠眼睛一行一行地往下数?我相信,大多数读者都会下意识地选择一种辅助手段.因为单靠眼睛不仅数起来很累,而且计数的结果也很有可能出错.我们常常会数到一半就开始怀疑自己数得不对,而不得不从头开始,用手指来帮一下忙.其实,这种自然而然的做法往往最符合我们的本能. 要想观察这种本能的动作,只需留意一下学龄前儿童读书的情景就可以了.他们的学习方法不仅自然,也更有效率.如果没有老师或家长在一旁指导,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都会不自觉地把一根手指放在书上,一边移动手指一边跟着指尖的引导阅读.不管他们是否已经认字,还是只想装模作样地看书,这根手指都会一直老老实实地放在书上面,好像没有手指的引导,他们的眼睛就不知道该往哪儿看似的.只可惜,大人们总以为这是笨孩子的做法,会妨碍阅读、影响速度,只要一看见自己的孩子这样看书就要纠正.这真是大错特错!阅读的效率取决于视线移动的效率,而引导恰恰能优化眼球的运动,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避免视线和思绪的胡乱游移. 现在,就让我们来尝试一下最简单的阅读辅助方式吧.请你拿出自己的”练习书”,把右手的食指放在任意一页的第一行开头,然后用这根手指引导自己的视线,一行接一行地阅读.请你坚持用这种方式连续阅读几页. 在刚开始的几分钟里,你或许会觉得有点儿别扭,理解程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不要紧,这都是很正常的反应.因为你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用这种方式来阅读了,大脑还不适应辅助工具的介入.只要你把注意力集中在指尖的运动轨迹和文章的内容上,这种不适感很快就会消失.读完几页,大概是10分钟以后,你甚至会忘记自己的手还放在书上.这时,用指尖辅助阅读已经成为你潜意识操作的能力.如果你还记得上一篇讲到的背景知识,你就会知道自己的动作已经变成下意识的了,不再占用大脑内存,你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到阅读与理解文章内容上. 图1–20 用一根手指来引导阅读 或许你会觉得这种做法看上去太幼稚,因此,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这种阅读辅助的练习方法.你只需每天抽出20~30分钟的时间来练习这种阅读方法即可,在训练时间以外,你不需要这样做.当然,我们接下来的许多练习,比如”3–2–1练习”必须与阅读辅助工具相结合,才能改掉我们前文中提到的3种坏习惯.所以,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尽快熟悉阅读辅助方法. 如果你不喜欢这种阅读方式,在每天的练习时间以外你完全可以把手指辅助工具抛在脑后.一旦你学会了以语义单元为基础进行阅读,不管有没有手指的辅助,你都不会突然丢失这种阅读的”超能力”.即使没有阅读辅助工具,你仍然能够保证较快的阅读速度和很好的理解程度,不过我们必须接受的一点是,无论经过多久的练习,有些本能反应都是无法改变的.一旦没有了指尖的引导,我们的眼睛肯定还是会偶尔离开书本,下意识地关注周围的动静,注意力难免会分散.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在碰到难度较大的文章或是注意力稍有下降的时候,有意识地把手指重新放到书页上去. 此外,我还要告诉大家,阅读辅助有许多种练习方法.随着练习的深入和能力的提高,我们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改变.比如,大家也可以试着像图1–21那样,先把整个手掌平放在书本上,然后将拇指和食指合在一起,用中指作为主要的视线引导工具. 关于这个手势,大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的右手是以手腕为中心来左右运动的,你并不需要随着阅读的进度挪动整个手臂.请你试着用这个手势接着阅读,连续阅读几页.与使用食指作为视线引导工具一样,在阅读刚开始的时候,你难免会觉得自己的手有点儿僵硬、不听使唤,手眼协调得也不是那么自然.不过只要过了一定的时间,情况就会有所好转.你可以把自己的手想象成溜冰鞋,书是滑溜溜的冰面,这种联想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你的不适感.刚开始的时候,你可以等眼睛读完每行的最后一个字,再把手移动到下一行.不过等你感觉自己已经逐渐习惯了这种新的阅读方式以后,就可以试着慢慢加快手的移动,不等阅读完最后几个字就先动手换行.至于翻页的时候,我建议大家用左手,右手始终保持同一个姿势.当然,如果你是左撇子,就用右手翻页. 图1–21用中指作为主要的视线引导工具 此外,很多人喜欢在阅读时握着一支笔,用笔尖代替手指来引导视线,这完全没有问题.不过,根据我的观察,很多人在习惯了快速阅读以后,都会倾向于放下笔,重新用手来引导视线.因为当指尖触摸到书页时,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亲近书本的感觉,对进度的感知也会更直接. 当练习了一段时间以后,你可以重新测试一下自己的阅读速度.你会发现,尽管还没有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训练,但你的阅读速度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这种进步一方面是因为你的眼睛不会毫无规律地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之间跳来跳去,视线更不会隔三岔五就游移到书本之外.另一方面,你还能够毫不费力地找到下一行的开头,从而节省了换行所需的那1/3的时间.总而言之,你的眼睛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捕捉文字信息的任务,整体阅读速度自然会有明显的提高. 除此以外,你还会感到自己的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读书的时候也更加专注了,这完全是我们人体自然运作机制的功劳.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那样,运动的物体往往是潜在危险的来源,所以哪里有运动的物体,我们就会在哪儿集中注意力.不管我们是否能够有意识地认知这种机制,也不管我们是否需要这种机制,它已经深深地植根在每个人的基因里.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学习方法顺应这种机制,解决走神的问题,使阅读变得更加顺畅.关于这个理论,我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例子.上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在图书馆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在晚上回宿舍的路上跟他们聊天会发现,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说出谁什么时候进来过,穿了什么衣服,从哪个书架上取了什么颜色的书,又有谁在什么时候离开了座位.可一谈起当天读过的书,记忆就远没有那么清晰了.其原因就是我们在书本里通常都找不到任何会动的东西,而图书馆的入口处却总是人来人往,热闹得不得了. 图1–22 用左手翻页 此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我们让手也介入阅读这项活动中时,我们就在无形中拥有了另外一个学习的感官途径——触觉.在第三阶段,我会进一步讲解五大感官和学习的关系.现在大家只需要记住,我们的手在引导视线的过程中一直都在有规律地运动,这种运动的节奏能够进一步刺激我们的右脑. 在阅读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按照语义单元来读取信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即使你将来彻底弃用阅读辅助工具,这种能力也丝毫不会受到影响,能够继续帮助我们提高阅读效率.

  • 一目十行的”3–2–1练习” 经过了第一天和第二天的适应期,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做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练习吧.在过去几年里,我翻阅了所有关于阅读技巧的书籍,参加了市面上几乎所有这方面的培训,并且逐一试验了这些方法实际的效果和可行性.在我看来,其中大部分方法都只是在浪费时间,无法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或提高阅读速度.以下这个练习是我在整合各种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视觉卡片设计的,能够帮助你学习快速阅读.事不宜迟,我们来看看这个练习的具体内容.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练习书”,找出一个从未读过的段落,使用阅读辅助工具在保证理解的前提下连续阅读3分钟.3分钟过后,标记出自己的阅读进度.请大家用自己现有的阅读速度,无须刻意关注速度快慢.然后,请大家重新回到这个段落的开头,开始第二遍阅读.这次,你必须在两分钟而不是3分钟的时间内完成同样篇幅的阅读任务.所以,大家必须相应地加快阅读辅助工具的移动速度.万一你没有达到练习的要求,不能在两分钟的限定时间里读到第一遍的标记处,就请从头开始,重复这个步骤,直到顺利完成为止.反复几次以后,你自然就会知道自己的阅读辅助工具究竟要移动多快,才能按时完成任务.最后,进行第三遍阅读,在1分钟的时间里完成.与第一遍阅读相比,你此时的阅读速度已经是原来的3倍了,你的指尖也必须移动得越来越快.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你或许会觉得跟不上节奏,指尖在书页上滑来滑去,而你什么都看不进去.但是,你的指尖还是要尽量一行接一行地引导视线,不能因为速度快而马虎.不过话又说回来,万一你发现自己不小心漏读了一行,也不是什么太糟糕的事情.只要尽量避免干扰,继续用正确的方法读下去即可.跟第二遍阅读一样,如果你不能在1分钟内完成任务,就请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由于这是最后一个步骤的练习,难度自然最高,读了几次都无法达到要求也是正常的.总而言之,我们之所以需要练习,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还没达到相应的水平.要是已经能够轻轻松松地完成任务,就没有必要做练习了.随着练习次数的不断增多,你的阅读能力会在未来几天的时间里获得明显的进步,你会发现,自己已经不需要用手指从头到尾滑过每一行了,有时候甚至只需要滑过每行的中间部分即可.这意味着,你已经对”3–2–1练习”驾轻就熟了! 在第二遍和第三遍阅读的过程中,你的实际阅读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你既有的速度.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已经掌握了相应的阅读技巧.因为,这种速度是我们通过计时的方法人为制造出来的.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你要做的就是巩固新的阅读速度.大多数人在刚开始练习时都会觉得理解效果明显不如平时,尽管文章内容在后几遍阅读时已不再陌生,但阅读速度毕竟加快了那么多,一时间不适应是很正常的.这个练习的重点在于提高速度,所以理解文章内容是次要的.只要大家在练习以外的阅读中以理解内容为主,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如果你始终担心这种突然加快速度的做法会影响你的理解程度,那你可以试着先完整地做一两次练习,然后在1分钟的时间里,用你觉得舒服的不影响理解的速度再读一遍.你会发现,尽管自己在这遍阅读时完全没有关注速度,但实际速度却有很大的提高,理解水平也没有受到影响.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这个神奇的练习既能够帮助我们加快阅读速度,又能帮我们提高理解水平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个著名的实验.假设一个人正在高速公路上开车,速度一直保持在每小时180公里左右.1个小时之后,我们把转速表遮起来,让他找个出口驶离高速公路,并且试着把驾驶速度降到每小时50公里.几分钟后看看转速表,我们会发现汽车的实际速度为每小时80~100公里,远不止每小时50公里.这就是所谓的”高速公路效应”.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驾驶,我们的大脑和感官会产生惯性,在无形中提高了主观判断快慢的基准.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平时连每小时100公里的驾驶速度都达不到,但经过1个小时时速180公里的高速驾驶后,大脑就会找到新的判断基准.这时猛地减慢速度,大脑会自动把每小时100公里定义为低速.对于我们的阅读训练来说,这个心理错觉效应非常有意义.我们可以有意加快速度来提高大脑判断阅读速度的基准,从而养成新的习惯. “3–2–1练习”的原理就是利用我们大脑的这种错觉,通过越来越短的阅读时间人为制造出”高速公路效应”,让大脑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适应越来越快的阅读速度.当你此后以充分理解为前提阅读时,你的大脑对速度的感知就有了一个新的基准,使你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更快的速度,而且不会感到任何压力. 当你在每天的训练时间之外阅读其他书籍时,你自然不需要刻意加快速度,只要用自己感觉舒服的速度一边阅读一边理解就可以了.你完全不用担心自己在加快速度之后会影响理解程度,因为你此时的阅读始终是以理解内容为前提的.可是,神奇之处就在于,尽管如此,你实际的阅读速度也会比原来快很多.随着训练的深入,你甚至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读取语义单元的习惯,进一步促进自己对文章内容的深层理解和记忆. 在这里,我还想再强调一次,我们在这一阶段的练习重点是提高速度,要在规定的时间里读完一定的篇幅,而不是理解内容.因为要想掌握新的阅读技巧,我们必须先超越自己现有的阅读水平.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勇敢地迈出自己现有的舒适区,在大脑中建立新的神经连接,也就是掌握新的技巧. 每次离开原有的舒适区,都是一次学习新知识的旅程.对于许多人来说,所谓舒适区,就是喝着啤酒吃着薯片,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但如果想变健康、想减肥,就必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每天慢跑半小时.想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学习能力,道理也是一样.借助这个练习,我们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高了3倍,这样一来,我们就从现有的舒适区向外迈出了一大步.在这个过程中,脑神经之间建立了新的连接,同时我们也学会了一种新的知识或技能.随着重复的次数越来越多,原本刻意为之的动作就会习惯成自然.因此,我们之前提到的潜意识操作的能力相当于舒适区扩大了整整一圈,原本位于舒适区以外的活动,现在则属于舒适区内的习惯.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可以用更快的速度阅读了. 图1–24 舒适区示意图 图1–25 舒适区扩大示意图 在做”3–2–1练习”的过程中,大家完全不需要刻意地在一次对焦的时间里读取尽可能多的字词.只要你加快指尖的移动速度,自然没有足够的时间逐字阅读,你的眼睛也会自动调整节奏,用更少次数的对焦来读取整行文字信息.在这个练习里,你实际上是在引导自己的大脑在每次对焦时读取更多的字词.而识别和划分语义单元这一任务,大脑自然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你需要做的就是相信它与生俱来的强大功能. 通过这个练习,你的双眼每次对焦、读取信息的时间也会缩短.前文我们已经解释过,双眼只需要几分之一秒的时间就可以读取文字信息.如果你还不确定,就请把自己的视线暂时从书本上移开,稍微环顾一下四周.你会发现,自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获取的信息量多得让人难以置信.那么,为什么一看书就不一样了呢?为什么我们总要盯着同一个句子看上半天呢?其实,这归咎于我们对眼睛阅读机制的错误理解.我们总以为,自己之所以无法理解刚读过的一段文字信息,是因为没看清楚,但实际上,我们的双眼仅仅是一个输入设备,处理视觉信息完全是大脑的任务.只要我们的双眼已经落在了需要读取的文字上,那么不到一秒钟的时间,这些信息就完全被输入我们的大脑.在此之后,哪怕我们盯着同一个地方再看上半个小时,也不会对理解产生任何帮助.因此,与其傻乎乎地盯着书本发呆,还不如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好好回想一下刚才读到的内容,激活自己的右脑,把这些文字信息转换成图像.你会发现,这种看似偷懒的做法反而更有效,也没那么累. 尤其当你为了准备考试而阅读专业书籍的时候,就更要给自己的大脑留出充足的时间来处理读到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速度成为其次.只有当我们顺利地把读到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时,才算真正完成了阅读任务.这个步骤的具体做法,你会在第三阶段学到.到那时,你已经完成了足够的练习,可以在每次眼睛对焦的时候按照语义单元来读取信息,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整体阅读速度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不过,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由此节省出来的时间,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囫囵吞枣、盲目地阅读更多的书籍.正确的做法是,利用这些时间来进行深入的思考,更加主动、积极地调动自己的大脑理解读到的新信息.当遇到复杂难懂的段落时,更要暂停一下,调动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来帮助理解和吸收新信息.从本书学到的新阅读技巧,足够为你赢得充分的时间来完成这一至关重要的步骤. 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达到这种水平.那么,请大家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每天都抽出足够的时间来完成”3–2–1练习”,具体的练习次数当然是越多越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练得越勤,你的阅读能力进步得就越快.根据我对培训班学员的观察,很少有人会因为练习时间不足而抱怨进度太慢.因为我们一般只需要练习几次,就可以取得惊人的效果,由此节省出来的时间足够我们完成每天所需的练习. 每天练习完毕以后,请大家在侧重理解的前提下继续阅读1分钟,然后估算出自己当天的阅读速度,填在下面的空白图表中. 从今天开始,你要坚持记录这些数值.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你可以把每次的点连在一起,得到一条完整的曲线.这样一来,你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过程.当然,在这张表上也会出现平台期的情况.不用担心,只要坚持练习,不久就可以迈上一个新台阶. 图1–26 阅读速度进度表

  • 提高阅读速度的辅助练习 对于提高阅读速度最有效的”3–2–1练习”,我已经向大家详细介绍过了.但如果大家想在每天的训练过程中换换口味,也可以尝试一下下面这些小练习. 整行阅读练习 要完成这个练习,我们先要准备一份报纸和一张厚卡纸.如果不巧家里没有,稍微硬一点儿、厚一点儿的白纸也可以.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卡纸完全盖住报纸文章的第一行内容,然后快速向下挪动一行,紧接着马上再遮回去,如此反复几次,挪动卡纸的动作越快越好.之后,请你闭上眼睛,试着在脑海里回放几秒钟前看到的信息,回忆一整行的内容.如果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你觉得难度太大,每次闭上双眼都只看到漆黑一片,就请不断地反复上下挪动卡纸,直到可以在眼前清晰地重现报纸上的文字为止.在学习流程的第三阶段,我们会讲到,稍微把眼球朝左上方的方向移动一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激活视觉渠道.大家在做这个练习时,不妨偶尔尝试一下这个小技巧.此外,我建议大家加倍留意后面关于存储信息的内容,到时我们会进一步讲解关于大脑的各种学习途径. 要想达到理想的练习效果,所选择报纸的排版方式是关键因素.下面,我给大家推荐几份德国市面上能找到的合适的报纸.懂得了挑选原则,中国的读者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报纸. 最适合起步练习的莫过于《图片报》(BILD)了.在这份报纸上,你可以找到大量的”豆腐块”文章,每行三四个单词的长度刚好符合我们的训练要求.如果你已经掌握了这种难度的练习,就可以试着挑战一下每行有四五个单词的文章,德国的大多数日报都有类似的版块.这个练习的终极版是每行有五六个单词的文章,是人眼每次对焦可以读取的最多信息.你的目标就是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视线范围,力求一次对焦就看完整行内容,最终不用阅读辅助工具也可以控制眼睛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不影响理解!此外,全德发行的《南德意志报》(Süddeutschen Zeitung)和《法兰克福汇报》(FAZ)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练习,你同样可以用”一目一行”的方法阅读这类篇幅较长、内容较复杂的新闻报道,手指只需从上到下滑过整个豆腐块的中线,整篇文章就读完了.可想而知,这将会帮你节约多少时间. 三级跳练习 这个练习是”3–2–1练习”的另一种辅助练习,它的目的是让大家在不使用阅读辅助工具的前提下,进一步习惯跳读整行文字,跳跃次数是2~3次.请你找出自己的”练习书”,挑出其中的几页,自己用笔画出如图1–27所示的3条竖线.在练习阅读的时候,有意识地让自己的视线只停留在这3条竖线上面. 如果你觉得这种跳读节奏已经没有难度了,那么可以试着用同样的方法加大练习难度,每页只画上两条竖线. 图1–27 跳读示意图 在早期的关于阅读技巧的书籍中,有一派理论认为我们只需要加快眼球的移动速度就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根据我的体验,这种方法在刚开始训练时确实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但是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不知不觉地倒退回原来的阅读速度.在我看来,只通过提高眼球的移动速度来提高阅读速度,实际上是错将单纯追求训练结果当作实际掌握的科学方法了.如果一个人已经掌握了一整套系统的方法,他当然可以在没有阅读辅助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较快的阅读速度,只需对焦少数几次就可读完一整行.但在刚开始训练时,我们还没有掌握这个技巧,所以我们更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借助”3–2–1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辅助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此外,”三级跳练习”是唯一一个为跳读准备的练习,是”3–2–1练习”必要的补充,对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 你必须明确区分阅读练习和练习时间以外的正常阅读.本书中的练习大多强调速度或眼球运动等阅读技巧,很多时候会要求大家完全忽略理解内容的重要性,这种方式绝对不适合正常阅读.一旦每天的练习时间结束,你就要把练习的种种要求全部抛在脑后,一切以理解内容为主.在这个星期里,你一定要坚持完成”3–2–1练习”.等训练到一定程度,新的阅读技巧变成了潜意识操作的能力时,你自然就能把学到的技巧运用到平时的阅读当中.在此之前,还请大家不要急功近利,让练习影响到自己平时的阅读理解.大家每天只需要把最新的阅读速度记录在进度表里,用这种方式监测自己的阅读进度即可.

  • 为了弄清各种阅读方式的实际效果,研究人员把受教育水平相近的三组测试对象集中在一起,要求他们阅读同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第一组人进行”徒手”阅读,也就是用我们随意阅读课外书籍时惯用的方法;第二组人可以画线或者稍做标记;第三组人的限制最少,既可以在文中标注,也可以做笔记.阅读完毕以后,研究人员向三组测试对象提出同样的问题,要求他们回忆并复述整篇文章的内容.结果显示,第一组人只能勉强回忆起文章的大致内容,第二组人的记忆效果稍好一些,第三组人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则远远好于前两组.这个实验结果完全符合一般人对阅读效果的理解和想象.同一个文本在阅读时处理得越细致,事后的记忆自然也越深刻、越长久.因此,在接下来的第二阶段,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在处理文字信息时延续第一阶段中讲到的”主动阅读”,以确保自己既能在第三阶段顺利记忆信息,也能在最后的第四阶段随时调用所需的信息. 既然上述研究实验的结果证明,做笔记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集中探讨一下这个话题吧.在我看来,做笔记之所以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与记忆文章内容,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种主动处理信息的方法.要想做好笔记,我们就不能被动地接受作者写下的全部文字信息,而要让自己的大脑开动起来,思考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所有内容,然后将主要和次要信息区分开来,梳理出全文的逻辑脉络. 但话说回来,做笔记的方法也有许多种,不能一概而论.虽说只要做了笔记就比”徒手”阅读好,但既然花了时间和精力,我们就应该尽量使用最高效的做笔记的方法,尽可能优化自己的阅读和学习效果.根据我的长期观察和亲身实践,视觉卡片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做笔记的方式.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开篇时提到的”思维导图”?所谓思维导图,顾名思义就是为思维提供一张地图,好让我们在阅读时明确自己正在处理的信息的整体结构.视觉卡片是一种专为阅读设计的思维导图,能有效地督促我们在阅读时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

  • 让我们先复习一下关于缘脑的内容.由于这一脑部分区的原始功能是屏蔽一切影响心理的消极因素,所以只要我们一遇到杂乱无章的信息,它就会觉得”害怕”,并立即进入戒备状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果我们没有做好计划,随手捡起一本书阅读,就会在无形中激活缘脑的这种紧张状态,使它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学习变成了自己大脑的敌人.与之相反,如果我们在开始学习前花一点儿时间,给缘脑做做”热身运动”,提炼出整个学科或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整体内容和宏观结构,就相当于给缘脑发出了积极的信号,请它做好准备去接收新信息. 从这个角度看,视觉卡片简直就像缘脑的一剂镇静剂,因为这种笔记法把所有信息都有序地罗列在一页纸上,信息的密度和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

  •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果我们没有做好计划,随手捡起一本书阅读,就会在无形中激活缘脑的这种紧张状态

  • 视觉卡片是一种完全符合大脑工作原理的笔记法.在第一阶段的讲解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大脑处理信息的具体过程.每个脑细胞——神经元——伸出一定数量的树突,与其他细胞连接,相互传递信息.任何一个细胞受到神经刺激的同时,与之连接的其他神经元也会马上被激活.所以我们说,人类的思维往往是发散性的,从这个角度看,大脑内部的神经网络其实就是一幅错综复杂的三维视觉卡片.视觉卡片在顺应大脑自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将思维过程用最直观的平面图展现出来. 可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却误以为自己的大脑是以线性方式工作的,这可以说是人们长期观察彼此之间的沟通过程之后得出的结论.由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我们只能一个词接一个词地组织语言,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意愿.书面语言也不例外,作者不可能一眨眼就写出自己的所有思想,读者在阅读时也必须按照相对严格的先后顺序来读取文字信息.于是,人们以为人脑也是用这种线性方式来处理接收到的信息. 图2–2 人与人之间沟通过程的线性思维假设 科学家通过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发现,人类的思维并非线性的,而是发散性的,每秒钟都会发生许多化学反应.我们的大脑会在潜意识里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产生联想,而且这种联想是不受线性限制的.要想了解这种思维模式,只需要在自己身上做一个小小的实验即可:你想象任何一个物体或事件时,这个物体或事件都会引发你千奇百怪的联想.例如,我们在跟同事讨论某个工程项目时,会突然冒出一些毫不相干的想法:”这件毛衣真好看,不知道是在哪儿买的?”这就是我们大脑与生俱来的特性——发散性思维.即使思维停留在一个主题范围内,我们也会下意识地联想到一系列次主题,次主题之间环环相扣,在此基础上还会引发更多的联想.从图2–3中我们可以看出,人脑的思维方式与视觉卡片一样,是立体而发散的,绝不是线性的. 毋庸置疑,阅读是一种沟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我们分析整个过程时,可以据此划分出两大步骤.首先,作者要把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转换成线性的表达方式,通过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思想,这是第一步.之后,读者通过读取这些线性信息,在自己的大脑中完成解码的过程,生成一幅发散性图像,从而理解作者的意图,这是第二步.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人与人之间其实只能间接沟通,沟通的中介是语言与文字. 图2–3 人类的发散性思维 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人与人之间沟通过程的两大步骤,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语言与文字这一中介在两大信息处理步骤之间实现顺利转换.众所周知,每个作者在下笔之前都要完成初步的构思.他们的大脑在这一阶段会产生无数的联想,思维也极其发散,可以说,这个阶段的信息处理方式是三维的.接下来,作者把零散的想法重新组织起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整理并提炼,这是二维的过程.在我看来,要完成这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视觉卡片来总结、梳理并检查自己的思维逻辑.此后,我们只要考虑一下应当如何安排各条信息的先后顺序,实现线性表达,一本书或是一场讲座的大致结构就会一目了然.只可惜,许多为人师者都不了解人脑的这套工作原理,因此忽视了第二个步骤的重要性. 上述转换步骤与读者并没有直接的关联.身为信息接收者的我们充其量只能向那些作者(也就是向我们传授知识的人)指出其中的缺漏.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被动接受,尽量从每本书或每个讲座中提炼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所以,我们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借助手中现成的线性文字信息,重新建构出作者最初的发散性思维,即三维信息.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也要借助二维信息作为过渡,这就是使用视觉卡片的意义所在.只要集中精力分析出文章的宏观结构、梳理出整体脉络,我们就能把读到的内容与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深层理解和长期记忆. 图2–4 线性表达与发散性思维的转换示意图 借助视觉卡片,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整篇文章的结构,判断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合理.如果是整本书,其中章节的层次划分就很有可能会出现逻辑混乱的问题,如原本属于支脉a的内容,有时会被归到支脉b甚至是主脉A的内容里.某些具体的论述也会超出其理论框架的范围,导致学生理解困难.某些质量欠佳的辅导书,更是毫无逻辑可言,让人不得不重新拆分段落与章节,才能制作出一张有意义的视觉卡片.但如果只是按顺序通读一遍,或是按照传统的线性方法做笔记,我们肯定无法从整体上掌握内容的复杂结构,更不要说给教科书挑毛病了.理解困难往往也是因为我们的思路混乱,过于纠结细节上的论述,却忽略了宏观分析.此外,读者看不懂有时是因为作者本身就没想通.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千万不能被作者牵着鼻子走,而要主动重组线性信息,利用视觉卡片帮助自己梳理文章的逻辑脉络,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吸收.

  • 视觉卡片这种阅读辅助工具之所以能够促进大脑记忆,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制作视觉卡片的过程中必须深度处理读取的信息.传统的笔记法只要求我们按照要点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将其逐一记录下来,属于线性的重复工作.相比之下,制作一张视觉卡片的挑战就大得多.我们必须在大脑中形成一幅完整的图像,再现整篇文章的逻辑脉络.有了这个主动思考的过程,我们将会更加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文章的内容我们自然就记得更加牢固. 此外,总结关键词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存储信息,因为我们对一本书或是一场讲座的记忆,恰恰取决于我们对关键词的把握.只要总结得当,有时仅仅一个关键词就足以概括整段内容.在学校里,越是乖巧的学生越喜欢在笔记本上整整齐齐地抄下老师的一大堆原话,殊不知,如此大量的线性工作反而会阻碍右脑的工作.只要回想一下当初背诵课文的经历你就会发现,让大脑死记硬背完整的句子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摘抄原文虽然可以保留更多的细节信息,但对于记忆来说,效果往往差强人意.那些看似偷懒仅仅写下零星几个词的人,反而能够记得更多、更久.这是因为他们懂得把握重点,懂得用有限的关键词把读到的内容与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结合在一起.有了这一步的工作,我们在日后复习的时候自然会轻松许多. 想象一下,朋友在一起聊天,突然有人叫你讲个笑话.一时之间,你的大脑肯定一片空白.但如果有个朋友突然想起来你曾经讲过的一个很好笑的关于青蛙的笑话,他就会提醒你:”讲那个青蛙的笑话吧.”仅仅是”青蛙”这一个关键词,就足以让你想起那个笑话,而且不管这个笑话有多长,只要有了一个足具代表性的关键词,整个笑话的内容就会马上浮现在你脑海中.

  • 摘录关键词的要领是:浓缩的就是精华.

  • 光有关键词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记忆管理方法.如果你只是根据文章内容制作了一张视觉卡片,几个月后想要回忆起当初读过的内容,肯定有难度,问题就出在记忆管理上.你必须重新找到一定的节奏,激活大脑里的关键词.不过不要担心,这一激活的过程所需的时间绝对比重读文章要少得多.此外,我们还需要在大脑里建立一个系统的”记忆文件夹”,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分门别类地储存起来.在第三阶段的训练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这方面的内容.只要你完成了这一步的训练,有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记忆管理方法,所谓的”过目不忘”就不再是难以想象的绝技.

  • 视觉卡片还有一个优点,即它具有独特的图像表现形式.每一张视觉卡片都是我们自己一笔一画制作出来的,所以,其整体形象更加符合图像的特征.当然,如果能够加上一些醒目的插画,就更能刺激眼球、增强记忆了.

  • 制作视觉卡片是最能同时满足左右脑信息需求的笔记法,与传统的线性笔记不同,发散式树状视觉卡片本身就是一幅完整的图像,更加符合右脑形象思维的习惯.除此之外,我们在制作视觉卡片的时候加入的色彩、符号和插图越多,右脑得到的刺激越多,在处理信息时就越高效.另一方面,视觉卡片中的关键词仍然是左脑喜欢的文字.因此,这种图文结合的方法有助于促进左右脑的协同效应,为学习过程提供理想的辅助. 不少人误以为视觉卡片这种处理信息的方式只适合右脑思维的人,但事实正相反.虽然倾向于左脑思维的人在刚开始接触这种笔记法时会不太适应,但这恰恰说明他们更需要为自己的大脑提供类似的处理图像信息的机会.一旦熟悉了视觉卡片,他们的收获就会很大.所以,不管你是”左脑人”还是”右脑人”,视觉卡片都可以为你提供必要的帮助,促进全脑思维的发展.不过,由于视觉卡片属于视觉类信息,所以左脑在刚开始的时候会表现出很大的抗拒性,它会试图说服我们,让我们感觉这种处理信息的方式是杂乱无章的.的确,对于左脑这种擅长线性的、注重细节的思维方式来说,这确实不太容易接受.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借助每条信息所处的不同位置,不断刺激并加强右脑的反应与形象思维.一旦顺利度过了起步阶段,左右脑的协同效应必然会给每个人都带来新的学习体验.

  • 我们前文中介绍的三个步骤——把握整体行文结构、提取关键词和画出要点间的逻辑关系——恰恰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究竟达到怎样的水平,试着制作一张视觉卡片就明了了.

  • 制作视觉卡片主要是一种训练个人学习能力的练习.你练习得越频繁,制作的视觉卡片越多,你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就提高得越快.如果你在起步的时候感觉难度太大,说明你需要多多练习,而且你将来的进步空间会很大.

  •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出一张完整的视觉卡片,遇到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段落或是内容上的重点时,再放下手中的书本,多花一点儿时间来制作一张视觉卡片,帮助自己搞懂这些难点或重点.这种系统安排学习步骤的方法反而更能促使我们进步.

  • 动力与压力 回想一下,你是否曾全身心沉浸在某件事情中而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和时间的流逝呢?尤其当我们从事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或是业余爱好时,这种状态会出现得更频繁.当心理处于这种巅峰状态时,我们会感觉一切都是有可能的,相信自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去达成目标. 心流效应 匈牙利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曾做过一项长期研究,试图找出让人进入这种特殊状态的关键因素,以及处于这种理想状态的人的共同点.经过多年的专心研究,他终于发现了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并且将其命名为”心流”(Flow). 米哈里教授的研究结果指出,我们在做日常工作时,基本上无法进入心流状态.我们会觉得缺乏挑战,甚至百无聊赖.因此,引发心流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工作任务的挑战性.当然,挑战的大小必须与我们的实际能力相符,否则我们就会感到力不从心,陷入巨大的压力,自然无法进入心流状态. 图2–8 心流状态的出现与挑战及能力之间的关系 假设你现在刚开始学习冲浪,练习的海湾有安全防护措施,风力较弱,大概为3级.由于你在冲浪这一特定领域的技巧和能力还很有限,所以适当的保护和风平浪静的海面都会让你感觉舒适,你在练习时也能体会到一定的乐趣.或者可以说,你正处于心流状态中.突然,你心血来潮,想要挑战一下自己,于是鼓起勇气往更远更深的海面划去.海面上的风一下子到了6级左右,你每次试图站起来都被海浪卷回水里,你很快就筋疲力尽,无法再把风帆从水里拉起来.不用多说,这种状况对你这样的新手来说显然难以应付,你逐渐认识到了能力与挑战之间的巨大落差.海浪越来越高,水流裹挟着你的身体和风帆不断地往远处漂去,慢慢地,你连岸边也看不见了.这时,你感受到的不仅是巨大的压力,甚至还有恐惧和惊慌.你的心理状态进入了图2–8中左上方的区域.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假设你是一位专业的冲浪运动员,对于你这样一位高手来说,3级的风力根本就不值得下水,如此”风平浪静”的海面只会让你感觉无聊,还不如舒舒服服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

  • 真正的动力来源于我们的内心,来源于我们对事物本身的热爱

  • 的热爱.如果你认为自己从来就不爱学习,根据以上推理,就是

  • 几个朋友相约外出郊游,在森林里遇见了一位樵夫.他满头大汗,正在费劲地把刚砍倒的大树砍成一段一段的木头. 他们很是好奇,就问樵夫:”请问你在干什么呀?” “这不是明摆着么?”樵夫很不耐烦,”我在砍木头啊.” “我们看你已经累坏了.你砍了多久啦?” “好几个小时了,我这副老骨头都快散架啦!” “为什么不停下来花几分钟把斧子磨快一点儿呢?” “哪有时间磨斧子啊?”樵夫上气不接下气地回答道,”光是砍木头就已经够我忙的了!”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会想起林肯的那句名言:”如果给我5个小时的时间来砍倒一棵树,我会先花3个小时来磨快我的斧头.”樵夫的故事听上去固然滑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道就不曾迷失在各种日常事务中,而忘记抽出一点儿时间来磨快自己的”斧头”吗?

  • 在觉得学习压力过大时,我们不管是消极地坐在书桌旁边,还是满怀斗志地盯着课本、试图努力思考,效果都几乎为零.要想解决问题,不如暂时离开书桌,到楼下跑一圈,说不定还能摆脱这个恶性循环.等自己冷静下来了,脑子清醒了,再继续学习.

  • 在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们对自身情况的主观感受往往会越来越偏离客观事实.我们越是坐在那里胡思乱想,越会觉得时间不够,要学的东西太多,要看的书看不懂……这种现象其实也是人体生存机制作用的结果.一个人遇到的情况越紧急,他的大脑越会刻意屏蔽相关的信息.大家肯定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们读到课本的某个段落,觉得这部分内容如天书一般,于是就在潜意识里试图说服自己,这部分内容太多啦,我就算能看完也肯定看不懂.可是一觉醒来,等我们脑子清醒了,重新回过头来阅读这篇文章,却发现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觉得昨天的自己那么紧张简直太可笑了.

  • 运动减压法 纯粹从生理角度来说,原始人在肾上腺素水平超高的时候,要么与野兽搏斗,要么以最快的速度逃离危险.一旦确定自己已经进入了安全范围,人体自然就没必要再继续分泌肾上腺素了.道理说起来很容易,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不能去找上司决斗,或是一紧张就跑出去做百米冲刺吧?所以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一种行之有效的减压方法就是运动.不管是跑步、游泳、骑自行车、打网球、爬山还是跳舞,只要是你自己喜欢的运动,都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研究证明,有足够运动量的人的肾上腺素一般都会处于低而稳定的水平.运动不仅是一种预防压力的有效措施,还可以让你的心态更加平和,情绪更加稳定.

  • 自我暗示训练及渐进式肌肉放松法等常见的放松技巧都需要很长的学习与适应过程,必须每天勤加练习,才能在几个星期以后逐渐感受到相应的效果.但是,根据我的经验,我们完全可以不必如此费事.有一种方法十分简便,而且不需要任何器械,这就是呼吸放松法. 请你闭上眼睛,静静地靠在椅背上,一边用鼻子吸气,一边在心里慢数”1、2、3、4”.数数的速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呼吸深浅自行掌握.在吸气的过程中,请大家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气息上,每一口气都要尽可能深地吸入丹田.压力大的时候,我们的呼吸会变得急促,因为在搏斗或逃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短而急的呼吸.但这样的话,脑部就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进而影响到注意力和理解力.吸气完成以后,请大家稍微屏住呼吸,然后通过鼻孔呼气,再缓慢地从1数到4.吸气和呼气的节奏越慢,你就越放松.请你连续练习2~3分钟.在练习的同时,你也可以想象自己正躺在一片宁静的沙滩上,海浪和自己的呼吸同步,正在缓慢地拍打着沙滩.这种做法有一个好处,能让你在放松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强化自己的视觉功能.后文中我们会讲到,视觉是保证长期记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感官渠道.

  • 如果你家恰好有图2–10所示的曲目,不妨在学习的时候当作背景音乐播放一下,音量调至恰好可以听到即可.当然,如果你需要绝对安静的环境才能静心学习,那就不必给自己平添这种干扰了.在我的培训班上,有些学员认为乐曲会干扰自己的注意力,有些则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加平静,身心也放松了.所以这种方法的效果因人而异,请大家自行决定.

  • 兴趣减压法 除了听音乐,还有一种舒适的减压方法,就是借助人体自然分泌的一种促进神经传导的物质——内啡肽.这种激素堪称”人体的天然鸦片”,能够有效中和血液中的肾上腺素,起到减压的作用.科学证明,每个人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体内都会自动分泌内啡肽.所以不要一遇到困难就只会坐在那里干着急,不妨先放下手头的工作,做些让自己高兴的事情.不管是动手给自己做上一顿美餐,跟朋友聚会谈心,还是去看一场有趣的话剧,只要是你自己打心底里喜欢的活动,都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

  • 图2–10 “推荐的放松音乐曲目”视觉卡片

  • 掌握了制作视觉卡片的基本方法以后,我们还需要详细了解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第一点也是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尽量使用横向排版.之所以要强调这个细节,是因为树形图在横向上往往需要更多的位置.更重要的原因是,横向摆放的纸张更能刺激人的右脑思维.这一反应其实源于我们幼年时形成的条件反射——所有竖版纸几乎都是事先画好了横线用来写字的,所以我们的大脑已经把这种横窄竖高的纸张与线性的语言思维联系了起来.那么,横向摆放的白纸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呢?没错,就是美术课上用来画画的素描纸、画廊里的油画或者摄影作品.所以,我们在见到一张竖版纸时,往往会不自觉地从左上角开始看;见到横向纸张时,则更加倾向于把视线集中在纸张的正中央.只是一个简单的调转动作,我们就可以很好地摆脱思维定式,充分利用这种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更好地刺激我们的形象思维.

  • 如果时间充裕,我建议大家用一幅简单的彩色插图来代替视觉卡片中央的主题词.

  • 不仅在书写主题词时,在视觉卡片的其他位置,我们也应该尽量多用符号、插画和颜色.至于哪些内容需要用图像信息来表达,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喜好.总的原则是越显眼越好,用到的颜色越多越好.练习得多了,你自然会找到一套最符合自己思维方式的方法,比如箭头代表因果关系,加号代表并列关系,闪电代表例外情况,笑脸代表赞成或者优点,哭脸代表反对或者缺点……这种做法虽然在制作的时候需要多花一点儿时间,却能够促进长期记忆.

  • 经过这一系列的训练,你就能够判断自己对文章的结构究竟认识得够不够清晰,关键词抽取得是否正确.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你甚至可以跳过制作视觉卡片这一步,在阅读的同时在脑子里想象出一张完整的视觉卡片.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极大地加强自己的视觉渠道的功能

  • 活用视觉卡片,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 所谓的”3–2–1练习”升级版,是在每次完成3分钟的第一遍阅读后,暂停一下,根据现有的记忆制作一张视觉卡片.制作视觉卡片的整个过程——从构思到停笔,尽量不要超过两分钟.你的目标是梳理出整个段落的层次,总结出大致的要点.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要求有点儿高,只能在短短两分钟的时间里写出几个零星的关键词.不过不要紧,反复尝试几次自然会有进步. 在为时两分钟的第二遍阅读开始以前,请大家千万不要忘记以下这个重要的步骤.你要有意识地总结出自己理解和记忆的缺口,主动向自己提问:哪些分支上的关键词还需要补充?对哪部分内容的理解还不够充分?然后,请你带着这些明确的目标开始第二遍阅读.通过这种方式,你会逐渐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习惯,最终在阅读的同时完成自我检查的步骤.即使你的双眼还在继续读取新信息,大脑也会自动提出问题,保证你时刻处于主动阅读的理想状态.也就是说,现在的刻意练习总有一天会变成你潜意识操作的能力.你将不再需要时刻关注自己所处的阶段,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四大阶段会逐渐融为一体,整个流程也会在你的潜意识下进行.这时,你就可以放心地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学习内容上,无须浪费额外的精力来考虑学习技巧的问题.总而言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练习使大家在四大阶段学到的能力融为一体,使学习变成潜意识的行为. 继续回到练习的具体内容上来.在第二遍阅读的过程中,你或许会感觉到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完成任务,无法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不过,不管你认为这遍阅读的收获有多大,你都可以对已有的视觉卡片进行一定的补充.补充过后,同样可以像上一步那样,根据现有的信息提出新的问题. 接下来的第三遍阅读和你现在的阅读水平相差更远,但你同样可以提取出更深层的信息,将自己的视觉卡片补充完整.这种做法能够锻炼你在阅读的同时构思视觉卡片怎么制作的能力,让你在以后正常阅读的时候,无须动笔就能在脑海里浮现出整幅视觉卡片的大致轮廓,梳理出文章的逻辑脉络. 此外,我们之前提到的”高速公路效应”也会起到相应的作用.由于大家在后两遍阅读的时候都大胆地迈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只要你习惯了在如此紧迫的时间里梳理文章脉络,平时的阅读理解和记忆就是小菜一碟.这种改变虽然不会在一夕之间出现,但当你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时,肯定也会大吃一惊.至少你会发现,在不限时阅读的时候制作视觉卡片简直轻而易举.

  • 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那些每分钟阅读3 000个单词以上却丝毫不影响理解文章内容的人?其实,这种阅读高手虽然罕见,但的确存在.在任何一个领域,要想获得非凡的成就,自然离不开惊人的训练和一定的天赋,阅读也不例外.

  • 从图2–12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高手大致的视线范围.没错,他们的眼睛就像一盏打在书本上的聚光灯.只要落在这个圆圈范围内的文字,他们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图2–12 阅读高手的视线范围 阅读高手在阅读的时候会尽量少地移动自己的视线.大致看来,他们的视线运动轨迹在同一页上大致呈现出如图2–13所示的S形曲线.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他们可以同时读入上下几行的内容,并且在大脑里将语义单元按照逻辑关系进行重组,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这种非同寻常的思维能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 除此以外,阅读高手还可以十分自然地让视线往回跳,捕捉上一个句子里的关键词.乍看上去,这种”重复阅读”的习惯似乎不太好.或许你还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高手的视线反复跳跃,却不会影响阅读的流畅度.其中的奥妙在于对关键词的捕捉,一旦我们学会了按照语义单元来读取信息,大脑就会根据关键的信息和逻辑关系理解整个句子和段落的意思,单个信息点的输入次序变得不再重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表达习惯,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完全没有必要严格按照作者的表达顺序来读取每一条信息.视线在适当的时候往回跳一下,反而是阅读能力高超的体现.

  • 一个识字多年的成年人其实已经在大脑里对每个字的大致样子有了深刻的印象,当双眼读取了一定的信息以后,神经递质会把信息传导到大脑里,大脑自然会根据既有的经验识别出具体的文字,并理解其含义.当然,我在这里解释这些原理,并不是想让大家马上开始用这种复杂的技巧来进行平常的阅读.除非你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在阅读方面有过人的天赋,否则没有必要以此来苛求自己.不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浏览整书,大致了解其内容和结构.换言之,我们可以很快地拼好拼图的4条边,为接下来拼好其他部分奠定基础.

  • 在这个专项训练中,我们还是应该从”3–2–1练习”开始.请大家先用自己习惯的阅读辅助工具在书页上画出S形,然后在其引导下阅读3分钟.在阅读的过程中试着兼顾上下3行的文字,这么宽的垂直范围要求我们必须不时地让视线往回跳.计时结束以后,记录下这一遍阅读的进度.然后用同样的方法阅读两分钟.由于时间缩短了1/3,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更要放宽自己的视线范围,争取在一次对焦时读取更多的信息.与正常的”3–2–1练习”一样,如果第一次没能达到要求,就继续重复这一步骤,直到能够在两分钟的时间内读完同样的篇幅为止.最后,再用1分钟的时间完成最后一遍阅读.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最后这遍S形曲线式阅读的路径要比第一遍的疏松3倍,才能给自己的视线提供足够快速的引导. 在这个练习里,最重要的是在完成每遍阅读之后制作一张简单的视觉卡片.进行如此快速的浏览时,你当然无法读到太多的细节,但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多多少少还是应该记得住.这恰恰是这个练习的目的所在:快速浏览文章,提取关键信息.我之所以建议大家将阅读和视觉卡片结合在一起,就是为了让大家进一步提高自己梳理文章逻辑脉络的能力,并且更多地刺激右脑思维,为缘脑提供更多的图像信息和安全感.你的双眼会逐渐适应这种新的阅读方式,改掉逐字阅读的习惯.

  • 当你需要在一本大部头的书中寻找自己需要的某些特定内容时,通过这一练习学到的技巧就能派上用场了.在你快速浏览书本的各个章节时,虽然无法读取具体的信息,却能够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了解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在快速浏览的过程中,一旦你发现了与所需信息相关的关键词,就可以稍微放慢垂直方向上的视线移动速度,阅读得仔细一点儿.确定自己找到了直接相关的一段内容后,就切换回正常的逐行阅读模式.读完一个重点部分,再从最大的S曲线开始,用同样的方法从快到慢继续浏览.

  • 立竿见影的训练计划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每日的训练计划,每天训练所需的时间至少为20分钟.在训练的第一天里,你的任务是使用阅读辅助工具,让自己适应这种新的阅读方式.从第二天开始,你要尝试从每行的第二个字开始移动阅读辅助工具,并且提前一个字换行,以便拓宽自己的视线范围.到了第三天,你就可以尝试”3–2–1练习”了.在接下来的5天里,请每天反复练习几遍,直到感觉难度不大并且适应这种练习节奏为止.每天的练习时间不同、起点不同,每个人在这一阶段的进步程度也会有差异.不过大家尽可以放心,无论如何,每个人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自己满意的进步. 从第二周开始,你可以把制作视觉卡片加入自己的训练,进一步练习快速阅读.尝试交替完成”3–2–1练习”和”3–2–1练习”升级版,有时逐行阅读,有时采用S曲线的方法拓宽自己的视线范围.在下一阶段,你就会知道怎样将自己的视觉渠道逐渐融入练习. 如果在训练的时候觉得过于单调,你也可以时不时地拿出一张报纸来进行练习.还记得我们之前讲过的”三级跳练习”吗?只需要提前画好两条或3条竖线,你就可以随时随地训练自己的阅读节奏. 不要忘记,完成了每天的训练计划以后,还要再花1分钟时间来测定一下自己现阶段的阅读速度,并将其填写到进度表中.这样才能追踪自己的进度,亲眼见证自己的每一次进步.每当你感觉遇到了平台期时,就请回想一下我们之前提到的”能力–练习时间曲线”,耐心期待下一次进步. 图2–14 “快速阅读进阶训练”视觉卡片 两个星期以后,你的阅读速度应该会在原来的水平上翻一番了,你还会感觉自己理解得更多了,阅读起来也更轻松了.如果这样的进步对你来说还不够,就请再接再厉,继续训练. 正如我反复强调的那样,速度绝不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首要标准.现在大家已经通过提高速度节省下不少时间了,但我还是要提醒大家不要一味地追求阅读量,不要用这些时间囫囵吞枣地阅读更多的内容,而要主动阅读,多停下来思考,把重点放在理解内容上.

  • “联想”这个概念相信大家已经不再陌生了.要想达到过目不忘的效果,我们就得在输入信息时从整体着手,让新的信息系统地融入我们既有的知识网络,让这些刚织好的”丝”稳稳地连接在现有的”蜘蛛网”上.否则,我们辛辛苦苦学习的新知识就会随风飘走,为之付出的心血也白白浪费了.

  • 在关于记忆技巧的书里,我们经常会读到这样的内容:通过阅读得来的信息,人脑大约能记住10%;听来的信息,大约能记住20%;从图片或图表中获取的信息,大约能记住30%;边听边看的话,大约能记住50%;如果在被动接收以后,又向其他人主动讲述一遍,大约可以记住70%;如果经过实际应用,大约能记住90%. 在我看来,这些量化的数字完全没有意义,但从其中总结出来的理念却值得参考.一个人在接收与处理信息时调用的感官越多,最终成为牢固记忆的内容就越多.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每一类信息在大脑中存储的位置不同.由此可见,当我们用多个感官来认知同一个事物时,相当于在大脑的不同分区重复存储了同一条信息.具体到阅读,就是除了把读取的文字信息储存在视觉区域,还在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区域都有了一套备份.等到需要提取信息的时候,我们有5个不同却又相通的渠道,回忆起来自然容易得多

  • 很多人都不知道,大脑中的这些分区其实可以借助眼球的不同运动来激活.20世纪70年代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当被问及自己家沙发的样子时,被调查者的眼睛往往会不自觉地往左上方看,这是因为人可以通过这样一个不起眼的眼球运动来激活自己大脑里存储的图像信息,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习惯.如果研究人员请实验对象继续想象给自己家的沙发换个颜色,比如变成带有粉红圆点、薄荷绿底色的会不会好看,大多数人的眼睛又都会往右上方看.这说明眼球向右上方运动能够激活大脑的想象力,改变大脑中既有的图像信息.如果某个实验对象在听到这个问题时,眼睛不是往右上方看而是往左上方看,那说明他家的沙发很可能就是薄荷绿底色,而且带有粉红色圆点.

  • 根据人们接收信息时的主导感官渠道,我们可以划分出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3种类型.至于其余两种感官——嗅觉和味觉——一般很难与有意识的学习过程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可以暂且跳过,集中精力讨论其余三大感官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 注意力与五大感官密切相关 这位”好学生”一大早起床的时候就干劲儿十足,下定决心要一整天都在家里好好读书.吃过早餐还不到9点钟,他已经坐在书桌前开始整理资料了.课本、笔记和各式各样的笔都整整齐齐地摆在桌面上,他又调整了一下坐姿.是时候开始学习了!假设他是一个医学专业的学生,他计划用一整天的时间来研究肺部的生理构造.他从宏观结构开始,首先找出了这部分知识在医学领域的定位:肺部构造属于解剖学,更确切地说,属于解剖学中关于内脏的内容.好的,第一项任务已经完成了.正当他打算进一步梳理关于肺部的知识要点时,突然瞥见了早上刚取回来的日报.他一边看着这份在书桌旁的地上放着的报纸一边琢磨,今天估计是没有时间浏览时事新闻了.多可惜呀,不如现在先翻一下吧.于是,他捡起地上的报纸,高高兴兴地从头版头条开始阅读.不知不觉,半个小时过去了.他重新捧起课本,从头回忆了一遍,肺部结构属于解剖学,而且是内脏解剖学.嗯,现在可以真正开始学习了吧?不!他又突然想起自己的那颗坏牙,几个星期前就应该打电话跟牙医约时间治疗了.别再拖了,今天还有那么多事,干完一件算一件!既然已经拿起了电话,不如顺便给女朋友打一个问声好,再给最好的哥们儿打个电话,问问他今天晚上有什么安排.虽然这几通电话打下来已经花了不少时间,但我们的”好学生”还是乖乖地重新坐到了书桌前.处理完了杂事,现在终于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了.他一边用手指在厚厚的教科书上”嗒、嗒、嗒”地敲着,一边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儿.于是,他又老老实实地遵循科学的读书方法,从头梳理一遍自己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肺部、内脏、解剖学……这已经是第三遍梳理了.完成了这个步骤,他翻开书本,开始逐页研读.可惜好景不长,没看几页,一阵困意袭来.还没干什么正事儿呢,怎么可以打盹儿呢?他警告自己,于是起身来到厨房,打算煮杯咖啡提神.趁着咖啡机在烧水,刚好可以看一眼电视,看看有什么好节目,或者可以顺便吃点儿东西,补充一下体力…… 这个例子当然有点儿极端,可是谁没有这种不知不觉就浪费了半天时间的经历呢?经过这样一番折腾,不但没完成原本的计划,整个人也感觉疲惫不堪,没有心情再坐到书桌前认真读书了.与此同时,学习或者工作任务却堆积如山,在无形中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压力,自责和内疚的感觉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其实,每个人的体内都蕴藏着不竭的创造力和动力,只可惜大多数人都不懂得将这些积极的力量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工作岗位上,我们都常常听到”集中注意力”这类训导,可是究竟怎样才能做到让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学习上呢? 如果大家还记得大脑的工作原理,就会知道人类的思维是联想式的,以至于很难长时间关注同一件事.不管我们从哪一点开始,不加控制的思绪都会越跑越远,几分钟后,我们甚至会完全想不起来自己刚开始在思考什么问题.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想要点燃一张纸,光把它放在烈日下是不行的,必须用一个放大镜将阳光聚集起来,把所有的热量聚焦在同一点上,达到燃点才能把纸点燃.学习的关键在于如何控制自己的思绪,把它固定在一件事上,这其实是关于学习动力的问题,而不是注意力的问题. 既然注意力天生就是分散的,那么光靠自制力显然不够.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尽量避免干扰,效果又如何呢?之前我们讲过,人脑只能通过五大感官来接收外界信息.同理,来自周围环境的干扰也只能经由这五大感官渠道,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刺激的形式进入我们的大脑.具体来说,无非就是运动物体、噪声、过热或过冷的温度、特殊的气味等.除了这些由外至内的干扰因素以外,我们的大脑其实也会制造一些内在的干扰因素,而且这些内在的干扰因素往往更不容易被察觉.比如,我们可能在书桌前坐了整整一天,脑子里却在不停地回忆上次旅行的美好经历、昨天晚上在河边散步的情景,或是沉浸在某种情绪当中无法自拔.更糟糕的是,我们还会不知不觉地对自己进行消极的心理暗示:”这种鬼东西谁记得住呀”“其他同学肯定比我懂得多”“天啊,今天肯定看不完了”.不用多说,大家肯定都知道这些内在的干扰因素会对注意力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而且会像上面例子里的”好学生”一样,每次走神或者学习被打断以后,我们都不可能马上重新开始,继续学习.除了热身时间,我们还要不断地重复某些衔接的部分,以至于浪费更多的时间.如果这种情况不断出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状态的轨迹就会变成锯齿状.在学术领域,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锯齿效应”.想象一下,如果在开车的时候一会儿换挡加速,一会儿猛踩刹车,那油耗肯定会大得惊人.同样,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断被打扰,又不断重新进入状态,那么在此过程中消耗的精力一定也不少.这就是上面例子里的”好学生”半天没干一点儿正事,却莫名其妙地感觉疲倦的原因. 图3–3 “锯齿效应”示意图 既然”锯齿效应”如此耗费精力,那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我建议大家给自己安排一个专用的学习位置.不管是书桌前还是电脑桌前,请你养成习惯,只要坐在这个位置上就坚决不去处理其他事务.长此以往,你的大脑就会自动将这个固定的环境与学习联系在一起,你走神的次数也会相应减少. 不过,这种做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专注程度,还得从五大感官入手,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感官渠道,屏蔽外在及内在的干扰因素,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学习内容上. 在我们开始训练自己的感官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个我自己发明的方程式:GEWAR.这5个大写字母代表了5种对注意力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能够完全掌控这五大因素,你就可以做到心无旁骛地读书或者工作. 图3–4 “GEWAR方程式”视觉卡片 第一个因素”G”代表积极的心态,我们前面提过,如果你一直对自己进行消极的心理暗示,认为自己根本不擅长读书,久而久之,这种想法就真的会应验.”E”代表放松的状态,这也不可小觑.一个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中的人,往往更倾向于胡思乱想.所以,适当的紧张状态固然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但关键还是要在放松和压力之间找到平衡,不可矫枉过正.”W”代表充足的动力,就动力而言,我们需要说服自己的缘脑.在后面关于时间管理的部分,我们会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倒数第二个因素是”A”,它代表集中注意力.我们要学会利用五大感官来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将它集中在学习内容上.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我们将学习这种能力,并且结合最后一个因素”R”,也就是及时复习.这样一来,等到这种新能力变成了潜意识操作的能力以后,你就可以骄傲地说自己已经成功掌握了集中注意力的技巧.

  • 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那些记忆力超常的人肯定拥有容量较大的大脑,或者大脑结构与一般人有本质区别.可是,经过长达数月的细致观察和研究,鲁利亚发现谢雷谢夫斯基之所有拥有这种过目不忘的能力,并不是得益于任何生理上的特异功能,也就是说,这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证实了记忆力大师谢雷谢夫斯基是一个完全”正常”的人.他的惊人记忆力主要源于他在阅读和交谈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在脑海里生成相应的图像,而且这些图像都极为清晰细致,就像一张张高清照片.他还会给这些照片加上其他的感官信息,例如周围环境中的声响、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鼻子闻到的气味、嘴巴尝到的味道等.此外,鲁利亚还发现,谢雷谢夫斯基这种处理信息的方式完全是下意识的.他并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的训练,只是小时候意外发现这种做法能让自己记得更清楚一些,便养成了习惯,只要接触到外界信息,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使用这种方式来处理并且记忆信息.

  • 我们在讲解思维导图时曾提到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他在自己的著作中也列举了类似的记忆力大师的例子.根据他的记载,意大利人安东尼奥·马利亚贝基(Antonio de Marco Magliabechi)能够在通读一本书后一字不差地记住所有细节,包括标点符号.到了晚年,他甚至可以背诵托斯卡纳大公整个图书馆里的所有藏书.美国人丹尼尔·麦卡尼(Daniel McCartney)是19世纪一个著名的记忆力奇才,他在54岁的时候,还能够完整地回忆起自己童年的所有经历,包括自己每天早餐、午餐和晚餐都分别吃了什么,当时的天气如何等.与那位苏联记者谢雷谢夫斯基一样,这两位记忆力大师的大脑同样没有任何异于常人之处.根据博赞的分析,他们的”超能力”主要源于童年时期的某些特殊经历,使得他们无意中发现了某种高效的记忆方法,并沿用下来. 在之前讨论阅读技巧时,我们提到过类似的记忆力高手,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这些人只是罕见的个例.那么,对于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幸运的人来说,又该怎样通过训练来提高记忆力呢?我们的目的只是让自己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简单,而把整个图书馆的藏书内容都逐一背诵下来并不是我们的目标. 我相信,在你身边肯定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似乎生来就有一副好脑瓜,从来不用费劲儿记忆任何东西.其实,他们之所以看上去如此潇洒,只是因为他们早就掌握了相关的技巧,并且很可能已经将其发展成潜意识操作的能力.他们在学习或者吸收新信息时,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更好地激活自己的五大感官,通过多个感官渠道来共同处理信息.现在,让我们开始把自己训练成记忆力达人吧.

  • 在之前讨论阅读技巧时,我们提到过类似的记忆力高手,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这些人只是罕见的个例.那么,对于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幸运的人来说,又该怎样通过训练来提高记忆力呢?我们的目的只是让自己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简单,而把整个图书馆的藏书内容都逐一背诵下来并不是我们的目标. 我相信,在你身边肯定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似乎生来就有一副好脑瓜,从来不用费劲儿记忆任何东西.其实,他们之所以看上去如此潇洒,只是因为他们早就掌握了相关的技巧,并且很可能已经将其发展成潜意识操作的能力.他们在学习或者吸收新信息时,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更好地激活自己的五大感官,通过多个感官渠道来共同处理信息.现在,让我们开始把自己训练成记忆力达人吧.

  • 训练五大感官的瀑布练习 在瀑布练习中,我们需要分别训练自己的五大感官,再将其结合起来,获得最佳效果.此外,这个练习也是锻炼注意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练习.我们之前提到过,记忆力和注意力往往密不可分,而且,既然一个人的记忆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某个时期的心理状态,那么这个练习也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这一点不可不提.由此可见,瀑布练习绝对是我们训练计划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每当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疲倦或是发现自己脑子不转的时候,就可以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花上两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练习.如果你感觉疲惫不堪,甚至出现腰酸背痛或头痛的症状,那就说明你的学习方式确实出了问题,你的身体已经不堪重负、表示抗议了.长此以往,你很可能再也找不回那种正常、健康的学习状态.因此,我提醒大家一定要留意类似的现象,只要发现蛛丝马迹,就要及时采取措施,消除身体不适.每次做这个练习,你都可以让自己进入更清醒、更健康的学习状态.千万不要用”没时间”这类老掉牙的借口,试图推脱做练习.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我们自然就可以事半功倍,赢回花在练习上的时间. 请大家想象自己正在热带的某个岛屿上度假,你身穿鲜艳的比基尼,浸在清凉的湖水中.现在,请你朝着湖边的小瀑布游去.在前两分钟的时间里,重点是要激活自己的视觉渠道.因此,请你集中精力想象一下自己看到的景象.当你站在瀑布下面时,你见到了什么?湖水是什么颜色的?在想象这个细节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暂时忘记其他感官.不过,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一般很难将其中一种感官与其他感官完全分开.要么我们会突然想起皮肤接触湖水时的感觉,要么会想到哗啦啦的水声,我们的思绪甚至还会飘到毫不相干的地方,想起其他与瀑布无关的事情.不过这都不要紧,它反而能够让我们很好地判断自己当前的记忆力程度和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好的,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尝试一下吧!怎么样?你大概花了多长时间,才能通过想象看到瀑布? 图3–5 瀑布练习图像 大概两分钟以后,请你重新回到刚才的学习中去,继续阅读.如果过了一段时间,你又感觉到集中注意力有困难或是身体有了轻微的压力,就暂停一下,花两分钟时间完成第二遍瀑布练习.这次,请大家将注意力集中在听觉渠道上.你站在瀑布下面时能够听到什么声音?与上一次相同,还请大家尽量屏蔽其他感官的感觉.同理,下一次练习时要重点关注触觉,想象一下站在瀑布下面的感觉如何. 这个练习我们可以连续几天反复做.在刚开始的时候,练习的重点在于适应这种无中生有的想象.只要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想象一直停留在瀑布这个主题或是同一种感官渠道上面,就成功达到这个练习的目的了.练习几遍以后,我们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应该已经有了初步的改善,我们可以十分轻松地开始自己的想象.从这时开始,我们要在每次练习的两分钟内,同时关注两个不同的感官渠道.比如,我们可以同时训练视觉和听觉,在想象具体图像的同时,关注耳朵可能听见的声响.水声究竟有多大?是否能够听见风吹过树林的声音?此外,你可以将视觉和触觉,或者听觉与嗅觉相结合.等到两两结合没有难度以后,再试着选择任意三种感官来进行练习.你会发现,调动的感官越多,我们主观上的体验就越丰富.在这个练习中,我强调从单一渠道开始,逐渐适应,因为如果急功近利,感觉就会大不一样.我们将无法集中注意力锻炼每一个单独的感官,导致每一种感觉都不够强烈,最终结合的效果也不会那么真实.所以,还是请大家耐心一些.最后,大家可以尝试加入嗅觉和味觉,这种体验也十分有趣.

  • 我并不是教大家在读到任何信息的时候,都要绞尽脑汁地编出一个故事来.编故事的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初期的训练,借助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形象思维,积极地调动自己的五大感官.一旦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成为习惯,你的记忆力将会从整体上得到提高.到那时,你可以有选择地采用这种方法,只在遇到尤其难记的内容时,才花一点儿时间来编个小故事,顺便放松一下心情.一般情况下,正常的学习方法已经足可以让你记住所有的重点信息.

  •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这种辅助记忆的方法当作歪门邪道,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这种方法对提高记忆力有帮助.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记忆力越好的人往往越喜欢使用这些所谓的窍门.和我们不同的是,他们使用这些方法已经习惯成自然了,而我们在训练初期仍然需要有意识地强迫自己多花一点儿时间,来适应并掌握相关的技巧. 我还想给大家提供另外一条关于处分的定义.在某些过时的法律教科书中,我们会读到这样一条定义:”处分是指预订、撤销、转让、抵押以及修改某项权利内容等法律行为.”我还记得我们的教授当时编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寂寞难耐的律师(法律行为)在某个陌生的城市过夜,他叫来了一个妓女(预订).当这个妓女出现在他酒店房间的门口时,他被对方的样子吓了一跳,想马上把她赶走(撤销).可是,妓女却说订金不能退,于是他就把她介绍给了住在隔壁房间的一个古怪的男人(转让)…… 关于抵押和修改这两项内容,学生们必须自己想办法把故事编下去.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样的故事太恶俗,甚至会觉得自己被冒犯了.不过,我要告诉大家,已经有一系列研究证明,人对于性方面的信息几乎有着不可估量的记忆力.所以,下次大家自己编故事时,不妨试着用这方面的素材.

  • 我还想给大家提供另外一条关于处分的定义.在某些过时的法律教科书

  • 在训练的第二周,我们已经把视觉卡片融入了原有的”3–2–1练习”.那是”3–2–1练习”的第一次升级,既然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对”3–2–1练习”进行第二次升级就十分必要了.在训练的第三周,请大家试着在每遍阅读的时候都将某些关键语句视觉化,也就是说,在脑海里想象出一幅具体的图像.不过在开始这项练习之前,请大家先评估一下自己的大致水平,一定要等自己能够轻轻松松地完成”3–2–1练习”升级版之后,再开始做更高难度的练习. 即使在刚开始尝试的时候感觉难度太大,大家也不要灰心丧气.要知道,在第二遍和第三遍阅读的时候,你的阅读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你现有的水平.为了在阅读完毕之后制作视觉卡片,你必须留意读到的关键词,同时还得想象出这些关键词的图像.这确实非常不容易做到,只要大家一直坚持朝这个方向努力,就会很容易做到.迈出了这一步,就代表你逐渐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区,在大脑里建立了新的神经连接.总有一天,你会觉得茅塞顿开,发现一心三用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在这个过程中,”高速公路效应”会不断地帮助你实现目标.习惯了这种高速练习以后,你会发现在平常阅读时想象出相应的图像是多么轻松的一件事.这样一来,第三阶段掌握的能力就逐渐与前两个阶段掌握的能力结合在一起了.

  •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女教育学家伊夫林·伍德(Evelyn Wood)曾经研究过世界各地的阅读高手.每当被问及阅读秘诀时,这些阅读高手往往无言以对,他们无法解释自己的能力从何而来.后来,经过更加深入的研究,我们才发现阅读高手都不需要经过听觉转换这个步骤,就能充分理解信息的意思.这确实是本能. 至于我们这些普通人,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默念呢?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彻底忽略它.要知道,我们的缘脑始终对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我们现在突然发现了默念的问题,并且有意识地抑制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那么毫无疑问会引起缘脑的反抗,反而强化了默念这个习惯.如果我们彻底放松,把注意力集中在阅读速度上,那我们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自然没有机会一字一句跟着默念.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自己的听觉渠道,只在看到关键词的时候才跟着默念.这相当于启动了另一个感官渠道,向大脑再次输入一遍信息,起到加深印象、辅助记忆的作用.这难道不是一箭双雕吗?

  • 真正的理解并非与阅读同步,而是在我们休息的时候完成的.在阅读的同时,我们的大脑不断地接收新信息,这些信息在脑子里打转,却没有机会与既有的知识网络结合在一起.因此,在接收了一定量的信息以后稍加休息,反而能够给大脑留出处理信息的时间.

  • 这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原因.有了适当的休息时间,大脑就能够通过进一步处理信息来清空这个区域,以便我们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读取新的信息.这个过程好比管理电脑内存,如果我们不停地打开新程序,可用内存就会越来越小,整台电脑也会变得越来越慢,甚至死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等一下,等到电脑处理完当前的任务,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另外一种类似的情况是水杯.如果我们拿着一个装满水的杯子,还不停地往里倒水,新倒进去的水就会使杯里原有的水溢出来,不管我们倒进去多少,最后剩下的水绝不会比刚开始时多出一滴.对于学习而言,这意味着我们已经无法记住任何新知识,只能遗忘原有的知识才能腾出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让自己的大脑适当地休息,相当于在不断地干扰自己的学习,好比你在盖房子的时候一边砌墙一边拆刚砌好的那一部分.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你觉得很累,还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所以,在连续学习了40~50分钟以后,我们的大脑已经进入暂时饱和的状态.这时如果不及时休息一下,大脑就会”罢工”,记忆效果也会直线下降. 图3–11 阅读40~50分钟以后大脑的记忆效果会直线下降 可怕的是,我们意识不到这种变化,因为记忆和理解并非完全同步.即使我们连续阅读两个小时以上,对文章的理解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这让我们误以为自己的学习状态还不错,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休息.可是只要我们停下来,试着复述刚才读过的内容,问题就出现了.我们会发现,尽管刚才理解得好好的,现在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什么都想不起来.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将来在学习或工作的时候必须区分清楚理解和记忆的需求.如果我们要解一道数学题、设计一张图纸或是草拟一份企划书,即使连续工作50分钟以上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思维和理解能力仍然能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如果每隔几分钟就休息一下,反而对集中注意力和思维的连续性不利. 但是如果你要准备考试,要原原本本地记住书本上的内容,合理安排好休息节奏就变得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连续学习45分钟以后应该站起身来,休息一下.每次休息的时间不必太长,5分钟左右就足够了.这种劳逸结合的学习节奏还能帮助我们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精神状态,有效地避免过度疲劳.此外,大家完全不必担心这么频繁的休息会影响注意力,因为即使你不休息,你的大脑也会在潜意识里给自己放假,你的注意力反而集中不起来. 在准备国家司法考试的那段时间里,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当我在咖啡间休息的时候,总会有同学兴冲冲地跑来向我炫耀他刚在图书馆老老实实地复习了整整3个小时.他以为我是懒人,我却在心里暗自庆幸:哈哈,又少了一个竞争对手!既然全德的司法考试通过率不足50%,每天减少一个对手,对我而言心理压力也可以减轻不少.我相信,如果测试一下他们刚才究竟学到了什么东西,他们肯定只能复述出很少的内容.只有到了这时他们才会发现,辛辛苦苦啃了一下午的法律条文,原来根本没记住多少.因为从某个时候开始,他们读到的内容已经完全是”左眼进,右眼出”了. 还有其他情况.很多人在学习了整整3个小时之后,仍不甘心让自己的大脑彻底休息一下.一边捧着咖啡,一边还要翻翻报纸,关注一下当天的时事新闻,这种做法真的完全没有必要.所谓休息,指的是让大脑彻底放松,不再处理任何其他文字信息.只有这样,大脑才可以顺利地处理好刚才读取的信息,完成短时记忆向长期记忆的转换.不过,一切都不能走极端.我并不是教大家每隔半个小时就把自己关到一个小黑屋里,屏蔽所有的感官刺激.跟别人聊聊天也可以,只要不兴高采烈地讨论在报纸上读到的某条新闻,或是跑去看电视就行.一切的关键就在于,不要再给大脑输入新信息. 新鲜空气永远有益无害.到了休息的时候,最好站起来,离开座位,让自己的思绪完全离开学习材料.在离开书桌之前,花上不到1分钟的时间回顾一下刚才读到的内容,快速地梳理一下结构,就可以安心地到一边休息了.5分钟以后,只要稍微回忆一下刚才梳理的结构,我们就可以跳过热身的步骤,从刚才暂停的地方继续往下学习. 如果你在同一天需要处理几种不同的事务,这种做法就更加值得推荐了.假设你正在制作一份财务报表,电话突然响了.如果你马上拿起话筒,那你在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对话.你还在惦记着刚写到一半的某个句子,或是算到一半的数据.等到你终于把注意力转到电话上来,人家的话也差不多讲完了.当你重新坐到电脑前整理财务报表时,又难免会受到那通电话的影响.前后两件事交叉处理,会极大地降低你的工作效率. 图3–12 处理财务报表与打电话两件事互相影响 如果这种情况不断发生,你这一天就白白浪费了.报表没完成,整个人也感觉十分疲劳,打不起精神.因此我建议大家在遇到上述情况时不要着急拿起话筒,先稍微回想一下自己手头的工作做到哪一步了,然后再开始接听电话.刚采取这种做法时的确有一定难度,但只要你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练习,这种快速总结的能力会逐渐成为你潜意识操作的能力,最终你只需要一两秒钟就能迅速梳理好自己的思路,在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之间快速切换.放下话筒以后,你同样需要完成总结的步骤,然后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财务报表上.学会了这个技巧,那种分身乏术的感觉就会彻底消失,让你始终自信满满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我衷心地希望大家都尝试一下这种做法,你会发现小小的改变将会给你带来极大的惊喜. 图3–13 分阶段梳理好每件事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起初我们难免会忘记这个小小的步骤,继续使用原来的方式.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建议大家把上面这张示意图画在一张便笺纸上,然后把它贴在办公桌最显眼的地方.万一忙乱起来忘记了这个小技巧,一瞥到醒目的便笺纸,你就会马上警惕起来,提醒自己注意转换工作状态.当然,等到这种行为模式逐渐变成了你潜意识操作的能力后,你就可以把那张便笺纸撕下来,无须再刻意考虑这个问题.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学习节奏这个话题上来.培训班的学员经常会提出异议,认为30~45分钟的时间太短了.很多时候人还没感觉到疲惫,就又得起身去休息了.这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记忆与理解不同步的问题.不过我敢说,一个没有系统训练过自己注意力的人,很难把注意力连续30分钟集中在学习上.我们之所以以为学习效果没有下降,是因为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只会在潜意识里走神,自己意识不到.因此,学习时段较短绝对是有道理的.

  • 格吕宁学院的多年教学经验表明,对很多新手来说,把一天的学习计划白纸黑字写下来,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如果失去了目标,做什么都只会事倍功半.”换言之,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就无法预知努力工作的成果,最高效的工作技巧也无用武之地.

  • 设定了人生目标以后,我们就可以朝着这个目标一步步前进,确定自己未来一年和未来一周的目标.根据本周目标,我们又可以确定最为具体的当天目标.因此,每天的目标都必须与周目标一致,周目标又不能与年目标相冲突,以此类推. 图3–16 设定目标的顺序 在设定这一系列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否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俗话说得好:眼不见,心不念.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目标摆在眼前,内心的惰性就会逐渐占据上风,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推脱或拖延.如果你读到这里的第一反应是”没时间”,那么这个步骤对你来说就更加重要了.只有现在花一点儿时间来完成这个任务,你才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效率,节省更多的时间.回想一下那个樵夫的故事,你就能明白我说的道理. 在这一系列的目标里,对学习动力影响最大的是第二层次的长期目标.如果你时刻谨记这个目标,在遇到困难时想象一下实现目标那一刻的心情,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因为大脑无法区分真实的和想象中的积极心理.只要情感足够强烈、感觉足够真实,即便是白日梦,也可以激发我们内在的动力. 不信的话,你现在可以尝试想象自己手里正握着一个新鲜的柠檬,你的指尖甚至可以感受到柠檬独特的凹凸不平的表皮.接着,请你把这个柠檬放在桌面上,取来一把小刀,把它从中间切开.你看见果汁渗了出来,顺着小刀滴到桌面上.你拿起其中的一半,把鼻子凑过去,你闻到了柠檬的那种酸味和清香.你的手指每挤一下,都有更多的汁液冒出来,流过你的手指和掌心,你感觉自己的小臂上正有柠檬汁向下流淌,凉凉的、痒痒的.你伸出舌头,先轻舔一下表面的果肉,然后爽快地咬上一大口……怎么样?大家有没有跟着我的描述想象每一个步骤?如果有,你应该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口腔正在加快分泌唾液,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以为很快就会有酸性液体进入口腔,所以自动分泌出大量唾液来进行中和.可是,大家都知道自己手中并没有柠檬,这就是想象力的神奇之处.

  • 只要你想象着实现目标的场景,大脑就自然会朝着那个方向思考,这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不管是长期目标还是短期目标,想象得越具体,内心的动力就越大,缘脑也会得到不断的指引,越来越明确你的目标.这时,我们之前讲过的”马拉松效应”也会开始发挥作用.

  • 事先设定目标能让我们的大脑在不知不觉中集中注意力,以获取最重要的信息.

  • 根据”艾森豪威尔法则”,我们可以从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两个维度出发,把所有任务都划分成A、B、C任务或是”垃圾任务”,以此实现高效的时间管理. 图3–18 艾森豪威尔法则示意图 A任务:既重要又紧急的任务.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A任务非常重要,而且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处理完.一旦发现自己手头有这类任务,我们必须及时认真地处理.通常情况下,这类任务都是一些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还会使我们陷入忙乱. B任务: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这类任务虽然没有明确的最后期限,却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还是要积极对待这类任务,尽快着手处理,千万不要拖延.即使没有人给你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你也要主动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督促自己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否则B任务将会由于你的过度拖延而逐渐转变成A任务,你也会因此陷入高压工作的痛苦状态. C任务:紧急但不重要的任务.尽管人们都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C任务确实既占用了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又不会产生深远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尽可能拒绝接受这类任务,或者尝试委托他人处理,这是节省时间的最佳方法.如果我们能在C任务上耗费最少的时间,就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处理最有意义的B任务,实现自己的长期目标. 垃圾任务: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任务.毫无疑问,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类任务丢在一边.俗话说得好:眼不见为净.要想完全忽视这种无聊的差事,消除它对我们产生的消极影响,我们不妨做得彻底些:鼓起勇气,把它们扔进垃圾桶吧!

  • 在读大学时我认识不少这样的同学,他们总是在早上最有精力的时候跑来跑去处理各种琐事,等全部办完以后往往是午休时间,但由于内疚感或者时间压力,他们不得不坐在书桌前,利用这段工作效率最低的时间来死啃教科书.

  • 在安排自己的日程表时,我建议大家尽量把同类事务安排在一起,组成一个个独立的事务板块,而且一定要给自己预留出足够的缓冲时间,以防万一.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懂得如何计划已知的事情,但只有真正聪明的人才懂得将未知也纳入自己的计划,以保证整个学习计划的顺利进行.具体来说,计划内的时间应该占据整个日程表时间的60%左右.你肯定知道”多米诺效应”吧?成百上千的多米诺骨牌紧密地排成一列,其中任何一块倒下,都会导致其后的所有骨牌发生连锁效应,一块接一块地倒下.同样,如果你把一天的日程安排得太满,各类事务之间没有富余的时间,它们就会像一列密密麻麻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危险.一旦出现任何突发事件,其后的所有安排就会一件接一件受到牵连,你的一天会随之变得一团糟,多精细的计划表也成了废纸一张.

  • 有了科学的计划,下一步就是具体实施了.在实施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是:我正在做什么?这件事情是否能够帮助我更快地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 大家一定要执行计划并养成习惯,在每天工作结束之后简单对照一下当天的计划,看看自己完成了哪些任务.亲眼看着自己一步一步地向着目标迈进,不仅是一个激发动力的好办法,还能帮助我们始终谨记自己的长期目标,不至于迷失在日常琐事当中而忘记了自己的年度目标甚至人生目标.

  • 过平衡的生活 迄今为止,我们一直都在讨论关于”工作与学习”方面的问题.可是,生活并不仅仅由工作和学习组成.尽管本书的重点是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但我们通过提高效率所节约的时间并不是用来死啃更多书本的,而是用来吸收更多知识的.在我看来,要想活得轻松、过得幸福,我们至少要关注以下3个方面的平衡. 图3–20 人生目标重在平衡 人生的第一大支柱是”工作与学习”,其中包括学业、职业、升迁、成功、金钱等.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以偏概全,将工作上的成功作为评价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这种看法其实夸大了工作的重要性,而忽略了生活的其他方面.要知道,越是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的人,工作效率可能越低,整个人的情绪也会变得消极.近年来常见的”身心耗竭综合征”(Burn-Out Syndrom),就是过于偏重工作而忽略了其他两个方面的平衡所导致的. 第二大支柱是”家庭与人际关系”,其中不仅包括家庭的和谐与幸福,还涵盖社会交往.各个领域的研究都已经证实,一个归属于固定社交圈的人往往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远离高压的影响.多花一些时间来陪伴家人和朋友,不仅不会影响你的事业,反而能够给你提供坚强的后盾,提高抗压性. 最后一根支柱是”身体健康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前文我们已经提到过身体状态与精神压力的关系.此外,任何放松和休养身心的活动,包括健康、均衡的饮食,也都属于这方面的内容. 对于每个人来说,这3根柱子的基础都是人生目标.请问大家还记得那个关于80大寿的练习吗?其实,所谓的人生目标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人生意义.对于某些人来说,宗教信仰也属于这个范畴. 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今后在制订计划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工作与学习以外的其他两个支柱,尽量在每个方面都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这种平衡好比建房子,任何一根柱子出现了裂缝,整栋房子都有倒塌的危险.可是,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找到生活的平衡点呢?事业和生活难道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吗? 现在,我想请大家一起回想一下,你每个星期花在这3个方面的时间各是多少,然后按照大致的比例划分一下图3–21的饼图. 图3–21 时间分配饼图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生活确实出现了失衡的现象,那你就要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人生角色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都同时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一个成年男人来说,他的角色或许是丈夫、儿子、父亲、上司、同事、朋友、社团主管、网球球友、工会成员、宠物的主人等.要想梳理清楚自己的角色,我们不妨再次利用视觉卡片,列举出自己扮演的种种人生角色. 图3–22 “人生角色”视觉卡片 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角色中,有一些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比如为人父母的角色.还有一些角色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既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又无法从中获得相应的幸福感.比如,你愿意在社团里十年如一日地担任会议记录员吗?这种机械的工作有何意义呢?一旦发现自己的视觉卡片中出现了类似的角色,就请大家毫不犹豫地将它们删掉,否则,它们会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干扰我们的生活,使我们一步步陷入失衡的泥沼. 最后,请挑选出7个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人生角色.在筛选的时候千万不要贪心,因为一个人通常不可能同时扮演多于7个角色.请大家一定要留意保持三大方面的平衡,尽量确保每个方面都至少对应两个角色.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时间和精力分配不均的问题,我们才能实现长期的平衡,从三大方面入手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安排每个星期的日程时,请大家为每个角色预留出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处理B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你的生活长期保持平衡. 说到这里,关于时间管理的话题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让我们重新回到学习流程的内容上来,看看究竟应该怎样才能使刚学到的知识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 根据记忆规律安排复习时间 研究证明,人脑对新知识的记忆力会在短时休息之后呈现略微上升的趋势.前文我提到过这种短时记忆的效应,当我们离开书桌,暂时”清空”大脑的时候,新知识会自动与既有的知识网络结合,促进记忆.也就是说,与其一味蛮干,倒不如让大脑在短暂的休息之后使记忆力处于更高的水平,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我们不及时采取巩固措施,记忆力水平将会直线下降.在接收新知识以后的24个小时内,高达80%的信息都会无声无息地淡出我们的记忆.这个数字虽然只是大致估算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信息流失量确实大得惊人.具体到个人身上,这个数值与每个人在具体领域既有知识的多少,以及是否在接收新信息时印象深刻有关.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种遗忘现象与接下来的学习效果有关,因为我们的大脑始终是以联想的方式运作的.遗忘得越多,我们的知识网络就越稀疏,之后再进行记忆也就越困难.由此可见,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就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让自己记得更多,学得更好、更快.其中的利害关系,回想一下之前讲到的知识–学习时间曲线,就会一清二楚. 复习的节奏 知道了大脑的记忆原理,下一步就是实际操作的问题了.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复习,才能避免这种大量遗忘的现象,留住手中的”苞米”呢?关键在于合理的复习节奏.我们每次学习新知识以后,都可以通过短暂的休息使记忆力水平达到最高点,我们必须根据这个规律来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好让这条曲线始终保持在最高水平.大脑记忆的信息好比一座小土坡,第一场雨过后,地面会留下一道稍浅的冲刷痕迹,如果不细心观察,我们完全不会察觉到土坡的变化.可是等到雨水再次冲刷的时候,积水就会流过同一路径,冲走更多的泥沙.长此以往,山坡上就会出现一条越来越明显的沟壑,每次被雨水冲走的泥沙也会越来越多. 图3–23 24小时内大脑接收到新信息后的记忆曲线 这就是不断重复的力量,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也要让信息反复经过同一条路径,才能有足够深刻的神经刺激,在大脑中留下明显的”沟壑”.那么,什么是记忆的路径呢?这个概念说起来非常抽象,实际应用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把握好正确的时机即可.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那样,记忆力水平往往在休息结束时处于最高点,因此我们要在这一刻开始第一轮复习. 研究表明,第一轮复习能够使记忆力水平在最高点上保持大概一天时间.因此,我们要在它还没开始下降之前及时完成第二轮复习.具体来说,就是在第二天的同一时间复习前一天学习的内容.完成了这个步骤以后,记忆力水平可以在最高点上保持一周左右的时间.不用多说聪明的读者就会知道,一周以后该进行第三轮复习了.以此类推,最后一轮复习大概在接收新信息的一个月之后,到那时,我们就完成了短时记忆向长期记忆的转换.最后,我们只需偶尔花上一点儿时间,稍微回顾一下,就能保证不再遗忘.根据我的经验,这种温故而知新的节奏大致是6个月. 图3–24 记忆力水平与时间的关系 读到这里,大家或许会觉得这种复习方法过于浪费时间,其实不然.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是已经制作视觉卡片了吗?复习时,这些小东西可以派上大用场.我们只需要对着视觉卡片,稍微回顾一下知识的树状结构,相关信息就会一一浮现在脑海中. 如果大家愿意多花一点儿时间,不妨在第一天晚上入睡之前复习一次.人的睡眠过程是十分奇妙的,尽管我们的身体已经进入了休息状态,但潜意识仍然能够继续保存我们在睡觉前接收的信息,自动加以处理,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复习效率.一个人的睡眠往往以80分钟为单位,每个单位又大致分成深层睡眠和浅层睡眠两个阶段.浅层睡眠阶段不仅是我们做梦的阶段,脑细胞在这种高度活跃的状态下还能够自动处理我们白天接收的信息,将其分类并且梳理出清晰的结构.这种下意识的大脑活动对于每个人的学习效果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或许大家还能想起自己读书时的类似经历:我们在入睡前学习的内容,往往记得更加牢固.如果当时是为了准备考试,晚上做梦甚至也会梦到相关的内容. 基于这个原理,有些书籍建议大家在睡觉时连续播放与学习相关的录音.当然,我们的大脑在浅层睡眠阶段能够接收到外界的声音信息,而且睡眠环境也会成为我们梦境的内容.但是这种”背景音乐”不仅会显著降低我们的睡眠质量,还会干扰大脑自身的工作节奏,使其无法正常处理白天接收的信息.也就是说,即使你愿意为了学习而放弃睡眠质量,这种做法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 另外一个与睡眠相关的话题也十分有趣.在培训班上,学员有时会问我,酒精究竟会不会对睡眠时大脑的信息处理产生影响.当然会!首先,如果你饮酒过量,第二天就会出现头疼、胃疼等一系列的宿醉症状,让我们无法正常学习、工作.此外,当我们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过高时,大脑往往无法进入深层睡眠状态,影响对当天信息的处理.说到这里,我顺便提醒一下大家,”补觉”这一说法是不科学的,如果头一天没睡够,第二天睡得再久也无济于事.睡觉质量的关键是睡眠的深浅,而不是时间的长短. 复习的动力 其实谁都知道复习有多么重要,可是看着堆在书桌上的课本和复习材料,我们往往经不住诱惑,宁可放弃复习的步骤,带着能看多少是多少的心态,继续填鸭似的往脑子里输入新知识.如果只看一天的学习效果,我们或许觉察不出这种做法的弊端.很多人甚至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新知识上.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几天以后,自己脑子里究竟剩下多少知识呢?因此,我始终建议培训班上的学员,把至少1/4的学习时间预留出来用于复习.换个角度说,你始终有75%的时间用来学习新知识,不是吗?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获得长期记忆.除此之外,视觉卡片能帮助我们提高复习效率,进一步减少复习所需的时间.从图3–25我们可以看出前后两种学习方法的效果究竟有多大的差别. 图3–25 两种学习方法的效果差别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尽管黑色线代表的”苦干派”在起步时具有领先优势,但由于知识遗忘得太快、太多,不久以后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很难再学进什么新知识了.如果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讲过的知识网络,就一定能够分析出其中的原因.缺少整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新信息无法找到落脚点,大脑接收起来自然就难上加难.与之相反,那些采取了科学的复习方法的人,虽然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学得不算多,但从长远来看,他们的知识总量却始终在增加.脑子里有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储备,理解与吸收新信息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 “记忆文件夹”复习法 通过”记忆文件夹”这种方法,我们随时可以找到需要复习的信息,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有10个或12个隔层的文件夹,其中每两个隔层对应一个工作日.请大家按顺序给每个隔层贴好标签:”周一1”“周一2”“周二1”“周二2”,以此类推.如果你习惯在周六和周日休息,那就只需要10个隔层;如果你在周末这两天的时间里仍然愿意学习,那就添加两个隔层——”周末1”和”周末2”. 其次,我来讲解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请大家千万不要被大段的文字吓怕,这种复习方法用文字描述起来比实际操作起来要复杂得多. 假设今天是星期一,你坐在书桌前,准备开始这一天的学习.阅读了一定篇幅的专业书籍以后,你把此书的宏观结构和关键词制作成一张视觉卡片.是时候休息一下了,给大脑留出一段时间来自行处理这些信息.休息5分钟之后,你重新坐下来,准备开始第二个时间段的学习.这时,请你根据自己制作的视觉卡片上的内容,稍微回想一下刚才学习的内容,这是第一次复习.当然,你也可以等到完成了几个时间段的学习任务以后,再一起复习所学的内容. 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第二次复习的最佳时间是一天以后,因此在完成了第一次复习以后,我们就要把该部分内容的视觉卡片及其他笔记放到”记忆文件夹”的”周二1”这个隔层里.以此类推,复习完周二制作的视觉卡片以后,就要把它们放进”周三1”这个隔层里.如果你习惯在周一到周五这5天学习、周末彻底休息,就把周五的笔记直接放进”周一1”这个隔层里.当然,这样一来我们会推迟第二次复习,可是为了好好享受周末的空闲时间,这点儿牺牲还是值得的. 如果对于某一个课题,你没有制作视觉卡片,只是在脑子里完成了这一步骤.那么请你在一张A4纸上记下这个课题的名称,然后用其代表视觉卡片,以同样的方法一一归档在”记忆文件夹”里.此外,为了节省复习时间,请大家千万不要忘记在课本上用荧光笔标记关键词.在使用这种笔记法时,千万注意避免标记整句内容,因为线性信息会大大影响大脑的记忆.总而言之,不管是制作视觉卡片还是直接在课本上标记重点,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信息始终是关键词. 星期二,你又坐到了书桌前.在开始这一天的学习之前,请你先抽出”周二1”这一隔层的资料,完成第二次复习.如果你已经大致掌握了自己的生理规律,知道自己在一天中的哪个时段学习效率最低,也可以利用这段学习效率比较低的时间来完成复习的步骤.这样一来,你就能保证自己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处于最佳状态. 第三次复习应该是一周以后,也就是下个星期二.现在,大家知道每个工作日的第二个隔层有什么用处了吧?所有标记”1”的隔层都对应前一天的复习内容,另外6个标记着”2”的隔层则对应着下一周的复习内容.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清楚地将两类复习内容区分开来,随时把握自己的复习进度.在完成了第二次复习之后,请大家把相应的视觉卡片和笔记挪到”周二2”的隔层里.一周以后,你就要在星期二拿出这些材料,完成第三次复习,这一天的复习任务当然还包括”周二1”这一隔层的新内容.对于你在第一个星期一学习的内容而言,最重要的前三次复习步骤就完成了.在这段时间里,知识的遗忘往往最为明显,所以适时适量的复习显得尤为重要.有了”记忆文件夹”,我们就能轻轻松松地安排这一阶段的复习任务,再也不必担心自己因粗心大意而错过任何一次复习的最佳时间. 至于你是否需要进行第四次复习,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没有任何硬性要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自行选择.第四次复习的时间是在一个月以后,我们大可以把整整一周的学习内容整合到一起,然后在大约4周后来一次整体复习.这就需要另一个有4个隔层的文件夹了.在周二完成了第三次复习之后,请大家把所有资料从”周二2”挪出来,放在第二个文件夹的第一个隔层里,原本放在”周三2”“周四2”“周五2”里面的资料也是同样的放法.这样一来,我们就把这一周的学习内容都整合到一起了.如果你在周末也腾出了一些时间来学习,就请把”周末2”里的资料也放到同一个隔层里面.至于接下来3周的资料,则用同样的方法收集在第二个文件夹的第二、第三及第四个隔层里.或许大家会问,那第五周的资料不就没地方放了吗?不要忘记,在第五周的时候,你已经完成了第二个文件夹的第一个隔层的第四次复习了,因此大家可以把这部分资料都拿出来,给第五周的资料腾出位置. 如果大家认为自己需要第四次复习,就请在每周的学习时间中预留出一天.此外,完成了第四次复习以后,从第二个文件夹的第一个隔层里取出来的资料也千万不要随手乱扔.由于其中的视觉卡片涵盖了4~5天的学习内容,其涉及的科目和课题会相当广泛,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给每个科目都设置一个长期归档的文件夹.在每周复习日剩余的时间里,你可以将手中的资料逐一归档到相应的文件夹中.大家还记得吗?我们在开始学习以前就已经给每个科目制作了一张宏观的视觉卡片,这时,它们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把这张视觉卡片当作该科目文件夹的第一级目录,以此为出发点,不断拓展自己在该领域的知识网络.如果大家还不清楚这一步的做法,就请回想一下我们之前提到的继承法的例子. 在那个例子中,我们根据国家司法考试的大纲制作了一张视觉卡片(图3–26): 图3–26 “国家司法考试”视觉卡片 你可以把这张视觉卡片放在整个文件夹的第一页,用作目录.有关继承法的视觉卡片,可以放在第二页. 有了这样一个从粗到细、由浅入深的文件夹,你所学的内容在整个学科中的定位就会一目了然.与此同时,你也可以清楚地把握自己在每一个学科中尚未完成的学习任务,检查自己的知识结构还存在哪些缺漏.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文件夹是你的大脑对该领域的知识网络的书面总结. 如果感兴趣,我们可以每隔6个月再复习一次,即第五次复习.进行这一遍复习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用很短的时间大致浏览一下现有的全部资料即可,这个工作实际所需的时间远没有大多数人想的那么长.尤其当我们学会了利用视觉卡片以后,无须重读文章,只需瞥一眼视觉卡片的主题词以及整体结构,即可迅速激活记忆,调出相应的信息. 为了让大家更加明白地理解”记忆文件夹”的用法,我特意制作了以下这张视觉卡片,供大家参考. 图3–27 “继承法”视觉卡片 经过了这5次复习,你大可放心,所有学过的知识已经存储在你的长期记忆当中,抹都抹不掉了.到了考试这样的关键时刻,你的大脑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图3–28 “格吕宁复习系统”视觉卡片

  • 记忆力没有优劣之分.我们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记忆力差距,是因为有些人懂得科学地运用自己的大脑,有些人则不懂得相关的记忆技巧.

  • 共感技巧练就超级记忆力 电视节目里有一些记忆力奇才,他们会一种十分有趣的数字记忆表演,可以背出整整一大摞扑克牌的顺序或是上千位数字.这在一般人眼里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可是当我们了解了这些表演背后的技巧,就会发现那只是一种简单的记忆方法,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 可是,这种技巧往往只适用于彼此孤立的线性信息,并不能应用于学习.当我们需要记住一张长长的购物清单时,只需要提前将每件商品分别与一个具体的图像联系在一起即可.当涉及某个具体的学科领域时,由于其中的知识点间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所以不能单纯地死记硬背知识点出现的先后顺序.但在浏览其他关于学习技巧的书籍时,我发现有些作者混淆了这两种信息类型,试图将这种记忆方法应用到学习当中,这是绝对不可取的. 在训练世界记忆锦标赛选手的过程中,我曾经进行过各种各样的实验,试图找出人类记忆力的极限.结果发现,我们在学习知识时的记忆力始终建立在两个基本原则之上:其一是将新信息与既有的知识网络联系在一起,我们称这种思维过程为”联想”;其二是我们必须充分调动五大感官,完成共感这一重要步骤.由此可见,我们在训练记忆力的同时也可以很好地锻炼五大感官的协同效应,多管齐下,更有助于将学习能力推向潜意识操作的层次.

  • 数字图像记忆法 第一种十分简单的记忆技巧叫作”数字图像”.在这个技巧中,我们将把1~10这10个数字作为记忆新信息的主轴,由此产生联想.既然叫作”图像”,那我们必须给每个数字设计出一个固定的图像.我的设计是从每个数字本身的形状出发的. 图3–29 1~10的记忆图像 数字”1”看上去像一根小棍子,数字”2”像一只优雅的天鹅.至于数字”3”,只要我们把它逆时针旋转90°,就会看到一只画法最简单的小鸟.数字”4”会让我们联想起一艘帆船,数字”5”像一辆独轮车,数字”6”像一个竖起来的哨子,数字”7”像一面迎风展开的彩旗.至于数字”8”,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雪人,数字”9”是一头大象的脑袋上长着一个长长的鼻子,数字”10”是小头爸爸带着他的大头儿子.这10幅图像只是无数种可能性中的一种,你也可以把”1”想象成一根蜡烛或是一支铅笔,把”7”看作悬崖峭壁.同样,”8”既可以是过山车的轨道,也可以是一个沙漏. 我希望大家可以给每个数字各找出一个最符合自己思维模式的图像,然后反复想象,直到你一看到其中某个数字就能马上联想到相应的图像.如果有时间,你也可以制作一套小卡片,在每张卡片的正面写上一个数字,在背面画上对应的图像.只要几分钟,我相信你就可以把这10组信息记得滚瓜烂熟. 接下来,我们要利用这10个数字来记忆一些具体的知识.比如,我们需要准备明天的历史考试,其中一个考点是从艾森豪威尔开始依次上任的10位美国总统. 表3–1 从艾森豪威尔开始依次上任的10位美国总统 让我们从1953年上任的艾森豪威尔(Eisenhower)开始,将这10位总统与数字图像联系在一起.既然”Eisen”在德语里是”铁”的意思,”hower”在德语里的读音又与”Hauen”(开凿)相近,我们就可以把数字”1”想象成一把铁锹,艾森豪威尔正抡起铁锹,试图凿开一堵砖墙.只要我们在想象这个场景时尽量调动五大感官,很快就能牢牢记住这个知识点. 接下来是第二位总统肯尼迪(Kennedy).数字”2”在我们预设的联想中象征着天鹅,令肯尼迪在德国家喻户晓的事迹是1963年他访问柏林时的演说词:”我是柏林人.”既然如此,我们就不需要刻意寻找与他相对应的图像了,只需在脑海里想象出一幅肯尼迪骑在天鹅背上演讲的画面,就可以记住这位总统上任的时间顺序. 肯尼迪遇刺以后上任的美国总统是约翰逊(Johnson).”Johnson”可以根据读音拆分成”John”(约翰)和”Sohn”(儿子).在众多名为”约翰”的名人中,最著名的或许就是甲壳虫乐队的灵魂人物约翰·列侬(John Lennon)了.数字”3”在我们的记忆中是一只鸟,那么,我们不妨把”Johnson”想象成约翰·列侬和他的儿子正骑着一只巨大的鸟在天空翱翔. 至于第四任美国总统尼克松(Nixon),我们可以把他想象成一条美人鱼(Badenixe),乘着一艘帆船(数字”4”)在大海上航行.数字”5”与独轮车对应,我们可以想象福特(Ford)总统正蹬着这样一辆滑稽的独轮车,而且车上居然镶嵌着一个巨大的福特汽车公司的标志.卡特(Carter)这个名字凑巧与德语中”Kater”(公猫)一词的读音十分相近,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卡特总统突然变成了一只猫,而且正鼓着腮帮子,想要吹响一只哨子(数字”6”).里根(Reagan)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德语中的”Regen”(雨),那么我们不妨把他想象成一面美国国旗(数字”7”)在狂风暴雨中被淋湿了,黏在旗杆上.最后的3位总统,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我相信大家应该都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联想,就能记住他们上任的先后顺序. 如果考试的时候考到这10位总统上任的先后顺序,大家只需要按照数字的大小顺序往后联想即可:数字”1”代表一把铁锹,艾森豪威尔正抡起一把铁锹想要凿开一堵砖墙,这样一来,第一任总统的名字马上就浮现在你的脑海中了.又或者,我们只要想到铁,就可以联想到艾森豪威尔这个名字了.不过,我们练习的重点始终在于训练自己的感官,所以尽量多花一点儿时间想象得具体一些.如何按照这种方法联想起其余9位总统,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请大家亲自尝试一下,是否在提到每个数字的时候,都能回想起与之对应的美国总统.即使你对这个知识点早已十分熟悉,也可以跟着我的进度继续训练下去.因为这个练习的目的本来就不是要大家记忆美国总统的姓名,而是训练五大感官的协调能力. 其实,大家可以把每一个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都想象成自己衣柜里的衣服.如果我们每次把新衣服买回家以后,都胡乱往衣柜里一挂,那么下次想要找出其中某一件,将会十分困难.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练习想象成挂衣服之前进行整理的步骤:只要在最初记忆的时候把每个总统都按照顺序挂在编好号的”衣架”上,下次找起来自然就会很轻松.

  • 轨迹记忆法 还有一种记忆方法大家或许都听说过,那就是Method of Loci.”Loci”在拉丁语中意为位置、方位,因此也有人将这种记忆方法称为”轨迹记忆法”.早在古罗马时期,西塞罗等雄辩家就曾运用这种记忆方法来准备长达数小时的演讲. 所谓”轨迹记忆法”,意思是将需要记忆的内容与某个特定的轨迹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简化记忆的目的.比如,你可以选择把自己每天上班的路线作为主线,然后挑选出其中最重要的地点作为记忆的支点.如果你需要脱稿演讲,那就总结出其中的关键词,然后将其与上班路上的地点联系在一起.站在台上演讲的时候,你可以一边回忆那条熟悉的路线,一边顺藤摸瓜回忆起演讲稿的内容.前文讲到的美国总统的上任顺序,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记忆. 除了某一条具体的路线以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场景作为存放记忆的”抽屉”.其中,最常见的是自己家的摆设.只要预先给每一件家具都设想一个出场顺序,我们就能以此为支点想起演讲的主线.使用这种方法的原则与前面讲到的几种记忆方法大同小异,我们预先设定好的”抽屉”越多,能够据此记忆的信息就越丰富.万一你的住宅面积太小、摆设太简单,那你可以在想象的王国里给自己建起一座宏伟的城堡,把它作为记忆的支点.我们之前提到过那些可以回忆起每张扑克牌的人,其实他们利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在看见每张纸牌的同时将其放进一个想象的抽屉当中.等到主持人提问的时候,他们只需按照事先熟悉的轨迹,逐一拉开抽屉,就能在脑海中清晰地看见每一张纸牌. 本书的重点是阅读方法和学习方法,我介绍这种轨迹记忆法也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帮助大家激活五大感官.有了这种方法,我们仿佛时刻都带着一个隐形笔记本,可以随时随地记下自己需要的关键信息. 根据我的经验,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轨迹就是我们的身体.这个轨迹的范围适中,也不需要过多的事前记忆.只要我们在镜子里从上到下观察一下自己的身体,就可以很快地找到整条记忆路径. 表3–2 身体记忆路径 这种利用身体部位来辅助记忆的方法非常适用于跑步锻炼的时候,它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所有突如其来的灵感或想法.比如,在晨练的时候,你突然想起今天必须联系某个同事落实财务报表的具体事宜.还没等你回过神来,其他各种各样的琐事已经一股脑儿地冲进你的脑子里了:去后勤领这个月的办公用品,打电话去健身中心预订网球场等.可是,谁也不会在跑步的时候随身带着纸和笔.这时,轨迹记忆法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想象自己的头发变成了一串串财务数字,嘴巴里含了一大堆文具,脖子上戴了一条新项链,吊坠是一个网球拍,以此类推.回到家以后,你可以从头到尾回想一遍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将与之关联的种种事务写到自己的日程表上. 此外,这种方法还适用于短时记忆.在组织培训班或者小组讨论的时候,组员往往会一下子提出许多问题.如果没有这种技巧,很多人就会手忙脚乱,回答完第一个问题就把其他问题忘到九霄云外了.遇到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在听到问题的同时快速总结出关键词,然后把每个关键词都按照顺序与这10个身体部位联系在一起.到了答疑阶段,你就可以不紧不慢、无一遗漏地回答大家的问题.其他的应用实例还有很多:接电话的时候,我们每听到一条有用的信息,就将其与办公桌上的一件物品联系在一起,放下电话后以物品为轨迹回忆一遍,就可以把相关的任务记在日程表上. 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对训练五大感官的各种方法深有体会.其实只要用心,我们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合适的练习方法.在此,我真心希望大家可以坚持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达到潜意识操作的层次.到那时,不需要任何记忆窍门,你也能拥有像记忆力大师一样的超群记忆力.

  • 我们在本书的前3个阶段中已经详细讲解了接收、处理以及记忆信息的具体方法,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在自己的大脑中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接下来,只剩最后一个阶段了.在这个实际应用的阶段,大家在之前取得的进步究竟有多大,将会一目了然.只要你跟着书里讲解的每一个步骤,按照科学的规律完成每一个练习,我相信今后的任何考试或工作任务都不会难倒你.因为你已经可以在任何一个关键时刻,轻轻松松地利用大脑中的知识网络,精准地调出自己所需的信息.

快速阅读
home
github
archiv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