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笔记

on under auxilary
1 minute read
  • 你对这张照片的反应跟你做过的事情没有丝毫关系,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这就是快思考的一个例子.

  • 按部就班的运算过程便是慢思考.

  •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 这些活动都是自主发生且毫不费力的.系统1的诸多能力当中包括一些与生俱来的能力,这些能力与其他动物的本能一样.我们生来就能感知周围的世界,能够认识事物,可以集中注意力,会规避风险,会害怕蜘蛛,思维时快时慢.大脑的其他思维活动也因长期的训练而变得快速自主.系统1除了能将我们已有的知识(比如法国的首都是哪里)联系起来之外,还能使我们掌握一些技能,比如看出并理解一些社交场合的细微差别.有些技能只有专家才能掌握,比如象棋中出奇制胜的那几招;而其他的技能,普通人都能掌握.例如,要想看出刻板员工的个性有哪些相似之处,还需要我们掌握大量的语言及文化知识,而大多数人都具备这些知识,这些知识就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不必刻意也无须努力便可随意存取. 以上列出的大脑活动是完全无意识的.你不必刻意学习便可领会一些母语中的简单句子;听到突然的一声响后会自发地确定声源;看到” 2+2”就知道等于 4;提到法国的首都时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巴黎.其他一些行为可能会受到大脑的控制,比如咀嚼的动作,但大体上还是无意识的.系统1和系统2这两个系统都对注意力有控制作用.确定声源位置通常是在系统1控制下的无意识活动,随后系统2会立即被激发,产生有意识的注意力.拥挤的派对上,你也许会对大声而无礼的谈话置之不理,不过,即使你的头没转过去,你的注意力也已经转移过去了,哪怕只有一会儿.但是,要想将注意力从不想关注的对象上转移开来也容易,去关注另一个目标即可. 系统2的运作是高度多样化的,但所有这些运作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所有运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如若注意力分散,运作也会随之中断.以下是一些例子: ·赛跑时随时作好起跑准备. ·关注马戏团里的小丑. ·在一间嘈杂、拥挤的屋子里关注某个人的声音. ·寻找某位白头发的妇女. ·搜寻大脑记忆,判定声音是否表达惊喜. ·保持比平常快的步行速度.

  • 若是没有准备好或者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事情上,你的表现就会差强人意,甚至是一塌糊涂.系统2具有某些改变系统1运作方式的能力,通过控制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一般自主运行功能的方法可以实现这些改变.例如,在繁忙的火车站等亲戚时,你若是刻意去找某位头发花白的妇女或是长着胡子的人,即使隔着一段距离你也很可能发现自己的亲戚;你也可以在记忆中搜寻哪些国家的首都是以字母N开头的,或者法国有哪些存在主义小说;而当你在伦敦希斯罗机场租车时,地勤人员很有可能会提醒你”在我们国家是右驾左行”. 在上述所有事例中,没有哪件事情是水到渠成的,你会发现始终如一地保持某种状态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至少要一直耗费精力.

  • 当人们太过专注于某件事时,就会屏蔽掉其他事情,即使是平时很感兴趣的事也不例外.在《看不见的大猩猩》(The Invisible Gorilla)一书中,克里斯托弗 ·查布里斯( Christopher Chabris)和丹尼尔 ·西蒙斯( Daniel Simons)两位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具戏剧性的证明.他们设计了一部两队传篮球的短片,其中一队穿的是白色球衣,另一队穿的是黑色球衣.观看短片的人需要数出白衣球队的传球次数,忽略掉另一队传的球.这个任务比较困难,需要完全投入才行.短片播到一半时,一个套着大猩猩服装的女人出现了,她穿过球场,捶着胸,然后继续走动.这只”猩猩”出现了 9秒钟.上万人看了这部短片,其中约有一半人并未注意到有什么异.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个计数任务——尤其是那个忽略黑衣球队的要求——造成了这种屏蔽.若没有那项任务,所有观看短片的人都会注意到那只”猩猩”.观看和定位是系统1的自动功能,但在执行时需要将一些注意力分配给相关的刺激物.该书的两位作者提到,在这项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知道结果后的吃惊反应.那些没有看到”猩猩”的观众刚开始就确信场上没有”猩猩”——他们很难想象自己会错过这件吸引人眼球的事.这个关于”猩猩”的研究阐述了与我们大脑相关的两个重要事实:我们会忽视显而易见的事,也会忽视自己屏蔽了这些事的事实.

  • 当我们醒着时,系统1和系统2都处于活跃状态.系统1是自主运行,而系统2则通常处于不费力的放松状态,运行时只有部分能力参与.系统1不断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等信息.如果系统2接收了这些信息,则会将印象、直觉等转变为信念,将冲动转化为自主行为.通常情况下,一切都会顺利进行,系统2会稍微调整或是毫无保留地接受系统1的建议.因此,你一般会相信自己的最初印象,并依自己的想法行动.通常情况下,这样也挺好的. 当系统1的运行遇到阻碍时,便会向系统2寻求支持,请求系统2给出更为详细和明确的处理方式来解决当前问题.系统2在系统1无法提供问题答案时,就会被激活,这好比你碰到了” 17×24”这样的乘法题,系统1无法给出答案,系统2便被激活来解决问题.当你遇到令人吃惊的事情时,同样会感到自己有意识的那部分注意力会瞬间激增.另外,在系统1所设定的世界里,电灯不会跳,猫不会像狗一样汪汪叫,”猩猩”也不会穿过篮球场.如若事物违反了系统1所设定的关于世界的模式,系统2同样会被激活. “猩猩”的实验表明,想要察觉到令人惊讶的刺激物,就要对其予以关注.然后,那种惊讶会激发并引导你的注意力:你会将目光集中在令你瞠目的对象身上,并在记忆中搜寻此事令人惊讶的原因.系统2还会起到持续监督你自身行为的作用——有了它,你在生气时也能保持应有的礼节;有了它,你在夜晚开车时也能保持警惕. 当你就要犯错时,系统2就会受到刺激,加速运作.回想一下,在冒犯别人的话即将脱口而出时,想把话咽回去是多么困难.总的来说,你(或你的系统2)所想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由系统1引起的,但当事情变得困难时,系统2便会接手难题,系统2出马,所有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系统1和系统2的分工是非常高效的:代价最小,效果最好.通常情况下,这种分工很有效,因为系统1很善于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它在熟悉情境中采取的模式是精确的,所作出的短期预测是准确的,遇到挑战时做出的第一反应也是迅速且基本恰当的.然而,系统1存在成见,在很多特定的情况下,这一系统易犯系统性错误. 你会发现这个系统有时候会将原本较难的问题作简单化处理,对于逻辑学和统计学问题,它几乎一无所知.系统1还有一个更大的局限,即我们无法关闭它.如果看到屏幕上显示一个你认识的单词,你就能读出这个词—除非你的心思完全不在它上面.

  • 自主反应和控制这种反应的意图之间存在冲突,这种冲突在生活中极为普遍.我们差不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餐厅里,自己的邻座是一对穿着怪异的夫妻,但我们会尽量不去盯着他们看.我们也清楚,如果看书时老是重读不知所云的内容,这就说明我们在强迫自己去读一本无聊的书.在冬季严寒的地区,许多司机都有着这样的记忆:当他们的车在冰上滑行失去控制时,他们必须放弃平时的做法,竭力去按照已反复演练过的指示进行操作:”如果车打滑,做什么都行,就是别踩刹车!”另外,每一个人都有强忍着不诅咒别人去死的经历.系统2的众多任务中就包括抑制系统1产生的这些冲动.换句话说,系统2负责人们的自我控制.

  • 为什么将两个系统命名为系统1和系统2,而不是”自主系统”和”耗力系统”呢?原因很简单:说出”自主系统”比说出”系统1”所需的时间长,因此会占用更多大脑工作记忆(短时记忆)的空间.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任何事物占用了大脑的工作记忆,都会削弱你的思考能力.你可以将”系统1”和”系统2”当做昵称,就像鲍勃和乔一样,用这种拟人的方式去了解整本书中出现的各种角色.有了这两个虚拟的系统,我便能更从容地思考有关判断与决策的问题,而你也能更轻松地读懂我的文字.

  • 任务的难度与付出的努力相符合;瞳孔扩散到最大的时候也正是付出努力最多的时候.与立刻重复一个7位数相比,4位数的加1任务会使瞳孔扩散得更大.加3任务则更为困难,这项任务是我所观察到的要求最高的任务.仅仅在前5秒钟,瞳孔就扩散了50%,心跳每分钟增加了7拍.这是一个人能达到的最大工作极限—如果超过这个极限,人们就会自动放弃.当我们给实验受试者的数字超过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时,他们的瞳孔就会停止扩散或是收缩.

  • 我们大脑的生活步调(现在我爱用系统2的生活步调来代替)大多像是在悠闲地散步,有时候会变成慢跑,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才会如短跑冲刺. 执行加1和加3任务时,大脑就像是在短跑冲刺;而平时随意的聊天,大脑就如同在漫步.

  • 如果人的大脑正处于冲刺的状态,就有可能(对次要信息)产生有效的屏蔽.

  • 瞳孔是衡量与思维活动形影不离的生理刺激的标尺,我们可以通过瞳孔了解大脑的运行状况.

  • 当你对执行一个任务越来越熟练时,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就会降低.对大脑的各项研究证明,与行动相关的活动模式会随着熟练程度的加强而变化,一些大脑区域将不再参与其中.天才也是如此.通过观察瞳孔变化和大脑活动,我们发现高智商的人往往需要较少的努力便可解决同样的问题.普遍的”最省力法则”不仅适用于体力活儿,还适用于我们的认知行为.这个法则主张,如果达成同一个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人们往往会选择最简单的那一种.在经济行为中,付出就是成本,学习技能是为了追求利益和成本的平衡.因为懒惰是人类的本性.

  • 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并不是一般智力的衡量标准.要想预测空中交通指挥员和以色列空军飞行员的表现,衡量他们控制注意力的能力比让他们作智力测试更为有效.

  • 加快散步速度会完全改变我的散步体验,因为加快速度会使我的连贯思考能力明显下降.只要一提速,我就要注意逐渐加快行走速度,要刻意保持更快的速度,将一连串想法加以总结的能力便相应下降了.我在山上行走能保持的最快速度是每14分钟走完1英里,不过这样一来,我根本什么事都想不了.沿着小路快速行走不仅要付出体力,还需要大脑的自我控制,以防止自己减速.自我控制和仔细思考很明显要抢夺努力的有限预算.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保持连贯的思维或时不时积极思考都需要自我控制力.尽管没有作过系统的研究,但我认为,不断转换任务和提高大脑运转速度从本质上说是不会让人感到快乐的,人们总是尽可能避开这种情况,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最省力法则能成为法则.即使没有时间的限制,保持连贯的思维也需要此法则.有人曾观察并记录我写作的一个小时内查收电子邮件或打开冰箱的次数,这可以说明我想要逃离写作的欲望,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的自我控制力完全达不到工作的要求. 好在并不是所有认知工作都令人厌恶,有时并不需要意志力的支撑,人们也能花很长时间和大量精力进行一项工作.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Mihaly Csikszentmihalyi)对这种无须作出努力的状态的研究比别人都多,他将这种状态命名为心流,而且此名称已成为一个心理学术语了.体验过心流的人将其描述为”一种将大脑注意力毫不费力地集中起来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使人忘却时间的概念,忘掉自己,也忘掉自身问题”,他们对这种状态所带来的愉悦感的描述非常吸引人,米哈里称之为”最优体验”.很多活动都能带来心流体验,不论是画画还是摩托车比赛.我认识几个作者,出书就是他们的最优体验.对于一个作者而言,这样容易满足是件幸事.心流巧妙地区分了两种努力形式:对任务的关注和对注意力的严格控制.以每小时150英里的速度骑摩托车和在象棋大赛中角逐都需要付出努力,然而在心流状态下,集中注意力关注吸引人的事并不要求自我控制.因此,我们要将所有资源都用于手头上的任务才好.

  • 神经系统消耗的葡萄糖比身体其他部位消耗的都要多,而且需要付出脑力活动的成本显然要比葡萄糖高.在积极进行复杂的认知推理或者忙于要求自我控制的任务时,人的血糖就会下降.这种情况和短跑运动员在短跑时肌肉中的葡萄糖储备量下降是相同的.这一概念的大致含义是,自我损耗的影响能通过注射葡萄糖得到缓解

  • 又累又饿的保释官容易否定保释申请.疲劳和饥饿都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决定.

  • 很多人过于自信,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他们显然觉得认知努力没什么意思,会尽量避免费力思考.

  • 当人们相信某个结论是正确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相信支持这个结论的论证,哪怕这些论证不正确.如果系统1也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们总会先得出结论,然后才进行论证.

  • 球拍和球的问题、玫瑰的问题和密歇根州/底特律的问题都有共同点.在这些小实验中,答错问题显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其原因是精神动力不足,而不是努力程度不够.能被好大学录取的学生当然能够在前两个问题上作推理判断,在密歇根州的问题上也能够进行思考,能回想起该州的大城市及其犯罪问题.这些学生只要不想接受脑海中出现的似乎是正确的答案,就能够解决更难的问题.若他们满足于现成的答案而不想去思考则会很麻烦.用”懒惰”来形容这些年轻人的自我检测及其系统2似乎有些刻薄,却并非不公平.避免思维上懒惰的人可以被叫做”勤快人”.他们更机警,思维更活跃,不会满足于貌似正确的答案,对自己的直觉也常持怀疑态度. 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认为他们更理性.

  • 系统1是冲动、凭直觉的;而系统2则具备推理能力,它很谨慎,但对一些人而言,这个系统也是懒惰的.我们从不同人的不同特点中发现了相关性:有些人倾向于系统2,而有些人则更接近于系统1.

  • 关于记忆理解的另一项重大突破,是研究者发现启动效应不只限于概念和词汇.当然,单纯通过有意识的经验,你是无法了解到这一点的,但你一定要接受这个另类的想法,即你的行为和感情有时会受制于你自己甚至都没有意识到的事件.在一项实验中,心理学家约翰·巴奇(John Bargh)和他的同事们让纽约大学的数位学生从一个包含5个单词的词组中(例如”发现、他、它、黄色的、马上”)挑出4个单词来重组句子.其中一个小组的学生重组的句子中有一半都含有与老年人相关的词汇,例如佛罗里达州、健忘的、秃顶的、灰白的或者满脸皱纹的.当他们完成这项任务时,又被叫到大厅另一头的办公室里去参加另一个实验.从大厅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是这次实验的关键所在.研究者悄悄地测量了他们所用的时间.正如巴奇预料的那样,那些以老年为主题造句子的年轻人比其他人走得要慢得多.这个实验后来成了经典案例. 这个”佛罗里达效应”包括信息启动的两个阶段.第一,尽管没有人提过”老年”这个词,但上述那组词令人想到了年迈;第二,这些想法催生了一种行为,即缓慢行走,这个行为与老年人相关.所有这一切的发生都是无意识的.这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谁也没有提及自己注意到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而且他们都坚持认为自己在第一个实验中看到的那些词并未对实验后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老年”这个概念并非他们的自觉意识,但其行为却因此有了改变.这个由概念影响行为的启动效应被称为概念运动效应,值得我们关注.尽管你自己肯定没有意识到这个效应,但读了上述文字之后,”老年”这个概念肯定对你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假设需要站起来接杯水喝,你起身离开椅子的动作就会比平常稍稍慢上那么一点,除非你恰巧不喜欢”老年”这一概念.有研究案例表明,如果对这一概念反感,人的动作就会比平时稍稍快那么一点.

  • 常见的动作也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到我们的想法和感觉.在一项实验中,受试者按照要求用新耳机听一些信息.他们被告知这项实验的目的是检测音频设备的质量,研究人员告诉他们要不断地摇晃脑袋,以检查设备是否有声音失真的问题,其中一半受试者要上下点头,而另一半则要左右摇头.他们听到的内容是电台的社论.那些点头(表示同意的动作)的受试者往往易于接受他们听到的信息,而那些摇头的受试者则易于否定那些信息.要强调的是,受试者并没有意识到上述问题,他们只是习惯性地将否定或接受的态度与其常用的身体语言联系起来而已.由此可见,老话讲”不管你怎么想的,都得心平气和”,这真是条很好的建议,只有真正做到心平气和,你才可能有回报.

  • 我们原以为自己作出的判断和选择是有意识且自主的,但那些关于启动效应的研究所带来的发现却颠覆了我们此前的认识.例如,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投票选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行为,它反映了我们对政策的认可程度与评价,不会受到不相关的事的影响.比方说,我们投票不应受到投票地点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因素却实实在在影响了投票结果.一项关于2000年亚利桑那州选区投票模式的研究表明,当投票站设在某个学校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的议案的支持率就会比投票站设在附近其他地方的要高.还有一项实验表明,当人们看到一些教室和学校储物柜的照片时,他们往往也倾向于支持关于教育的提案.这些图片对这些受试者的影响比其家长或其他选民与他们的意见分歧对其产生的影响还要大!对启动效应的研究从最初的实证研究—人们想到”年老”走路就会变慢—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启动效应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起初脑海中就有钱的概念的人比自己没有这方面联想时更独立.他们会持之以恒地解决一个非常难的问题,付出双倍的努力也在所不惜,实在迫不得已时才会向研究人员寻求帮助.这一做法清晰地表明其自力更生能力的提升.脑海中总有钱的概念的人更自私:他们更不愿花时间去帮助另外那位假装对实验任务不大清楚的学生.当一位研究人员不小心将一捆铅笔掉到地板上时,脑子里想着钱的那些受试者(他们自己是无意识的)捡起的笔相对较少.在另一系列的一项实验中,受试者得知他们过会儿会和另一个人进行一次简短交谈,彼此熟悉一下,他们负责摆两把椅子,而研究人员则离开去找那个人.潜意识里有钱这一概念的受试者摆放椅子的距离(118厘米)会比没有这一概念的人摆放的距离(80厘米)更远.那些满脑子都是钱的受试者表现出更强烈的独处意愿. 上述所有发现有一个共同主题,即钱这一概念会滋生个人主义:不愿和他人在一起,不愿依赖他人,也不愿接受他人的请求.心理学家凯瑟琳·沃斯(Kathleen Vohs)完成了这项意义重大的研究,值得赞赏的是,她并未将自己的众多发现向公众和盘托出,而是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凯瑟琳的研究意义深远,她的发现表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中有很多能让人想起钱的事物,这些事物以我们意识不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态度,这些方式也许并不那么光彩.有些文化常常提醒人们尊重他人,另外一些文化则常让人们想起上帝,还有一些国家的人们会对着伟大领袖的照片顶礼膜拜.在一个专制国家中,到处挂着领袖的肖像不仅能向你传达”老大哥在看着你”①的感觉,还会使你逐渐丧失自主的思想和独立的行为能力.

  • 多年来,这间办公室的职员一直都是自掏腰包买茶或咖啡,他们把每杯茶水和咖啡的建议价格写下来贴到墙上,上班时每次去接茶水或者咖啡时都会把相应的费用投到一个”诚实盒”里.某一天,有人在价格表的上方贴了张横条,上面既没有什么警告,也没作什么解释.在接下来的10周时间里,每周横条都贴有一张新的图片,图片上要么是一些花,要么是一双眼睛,好像盯着看着图片的人.没有人对这些新装饰发表过什么评论,但”诚实盒”里的钱却有了明显变化,如图4所示,这值得仔细研究一番. 实验开始的第一周(从图底端你可以看到相关信息),有一双睁大的眼睛在盯着来喝茶或咖啡的人,他们投进”诚实盒”的钱的平均值是70便士.第二周,图片上是鲜花,盒子中的钱的平均值少了15便士.这个趋势持续着,凡遇到有鲜花图片的那一周,盒子里的钱数就会减少.从平均水平来看,”眼睛周”时盒子中的钱是”鲜花周”时的3倍.显然,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监视符号便可促使人们改善自身的行为.正如我们预料的那样,产生这个影响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意识的参与.现在你相信自己也难逃同样的模式了吧?

  • 系统1带给你的各种印象经常会变成你的信念,而且是你作出选择和展开行动的动力源泉.它可以将当下的情形与新近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再结合对近期的各种预期考虑,对发生在你身上或你身边的事作出心照不宣的解释.系统1包含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模式,能立即估测哪些事情是正常的,哪些是出人意料的,它是你作出快速直觉性判断的依据,且这种判断十有八九是准确的,而你的所有判断活动几乎都是在这一系统的指引下毫无意识地完成的.然而,系统1也是你直觉中很多系统性错误的根源

  • 认知放松度介于”放松”和”紧张”之间.放松是事情进展顺利的标志——没有障碍、没有新情况、没必要转移注意力或投入更多精力.紧张说明存在某种问题,且需要不断调动系统2参与其中.如若事情进展不顺利,你便处于认知紧张状态中.认知紧张同时还会受当时的努力程度和未得到满足的需求的影响.令人惊讶的是,一个简单的认知放松过程却与有着多种输入和输出活动的庞大网络相联结.图5对此作了解释. 图5说明如果一个句子印刷清晰,或是被多次重复,或是已经深植于脑海,人们就能在认知放松的状态下顺畅地将其解读出来.听别人说话时,如果心情好,或者咬一支笔迫使自己”笑”,都能使认知放松.反之,若说明书印刷模糊,颜色浅,句子冗长,语言晦涩,也许心情也不好,甚至在皱眉,这些情形都会使人处于认知紧张状态. 造成这种放松或紧张状态的不同原因会相互影响.处于认知放松状态时,你有可能心情不错,因此会喜欢你亲眼所见的事物,相信你亲耳所闻的消息,相信你的直觉,感到当时的状态是舒适而熟悉的.此时,你的想法也有可能相对随意、肤浅.当你感到紧张时,你更有可能警惕、多疑,会对手头上的事情投入更多精力,感觉局促,较少犯错,但你的直觉和创造相较平时会下降.

  • 你不必完整地重复某件事情或某个想法,即使只说一部分,人们也可能相信你的话.经常看到”鸡的体温”这个短语的人会更容易接受”鸡的体温是144华氏度”(或其他随便什么温度都无妨)这一说法.只要熟悉其中一个短语,就会觉得对整个陈述都很熟悉,也会因此对陈述内容信以为真.如果你记不清楚某个陈述的来源,也无法将其与自己知道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时你就别无选择,只能跟着认知放松的感觉走了.

  • 朗朗上口的单词会唤起人们的正面态度.若某公司有一个上口的名字,其股票发行第一周往往会取得比其他公司更好的成绩,虽然这样的效果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消失.如果股票有一个读起来上口的代码(例如KAR或LUNMOO),这只股票就会比有着PXG或ROD这样拗口代码的股票表现优异,并且这种优越性似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瑞士的一项研究发现,像Emmi、Swissfirst、Comet等有着顺口名字的股票会比GeBerit、Ypsomed这样名字拗口的股票带来更多的回报.

  • 扎伊翁茨声称,这种只要不断重复接触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生理现象,可推及所有动物身上.要想在一个危机层出不穷的世界生存,一个有机体对新奇刺激应该谨慎回应,随时保持警惕和逃离的状态.若一种动物对新奇的事物没有心存戒备,其生存概率就会很低.然而,如果了解到这个刺激物是无害的,最初的谨慎便会渐渐消失.扎伊翁茨称,曝光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一个刺激的重复曝光并没有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样的刺激最终会成为一个安全信号,而安全的就是好的.

  • 好心情、直觉、创造力、轻信以及对系统1不断增强的依赖性形成了一个关联群集.悲伤、警觉、怀疑、分析方法以及不断增强的努力程度等因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好心情使系统2放松对行为的控制:当人们心情好时,直觉和创造力会增强,但也会放松警惕,易犯逻辑性错误,这种关联与曝光效应一样,在生理上也讲得通.好心情是事情进展顺利的信号,周围的环境是安全的,卸下防备并没有什么影响;坏心情则说明事情进展不那么顺利,有可能存在威胁,必须要保持警觉.认知放松与愉快的感觉互为因果.

  • 一个插曲如果反复出现就可能不那么令人惊喜了.

  • 艾伦:聪明—勤奋—冲动—爱挑剔—固执—忌妒心强 本:忌妒心强—固执—爱挑剔—冲动—勤奋—聪明 如果你像我们一样,你就会更喜欢艾伦一些.前几条列出的性格特征会改变后面出现的特征的含义.我们认为聪明人有理由固执,并且还会尊重他这一点.然而,一个忌妒心强又固执的人如果还很聪明的话,他身上就带有一些危险性.光环效应也可以化解歧义:如同”bank”这个单词一样,”固执”这个形容词也是有歧义的,但将它放在一定情境中歧义便会被化解.

  • 光环效应注重第一印象,而后续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都被消解掉了.在我刚做教授时,我评价学生论文的方式很传统.我会顺序一次取一本论文,一边读一边打分,然后计算出总成绩,之后再接着批改下一个学生的论文.最后,我注意到自己对每一本论文的评估都出奇地相似.我开始怀疑我的评分产生了光环效应,即第一次评分对接下来的所有评分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这样的机制十分简单:在我给某学生的第一份论文打了高分后,再碰到有模糊或是有歧义的陈述时都会对这个学生手下留情.这种做法看似合理.一个学生能将第一份论文写好的话,就不应在第二份论文中犯低级错误!但我评分的方法却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某个学生写了两份论文,一份论点有力,另一份却经不起推敲,我则会因为批改的顺序不同而给出不同的分数.我曾经告诉学生两份论文的评分标准是一样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相比第二份论文来说,第一份论文对于总分的影响更大.所以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 我简单描述了如何从复杂的事情中提取直觉性的观点.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我们总是很难快速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此时系统1就会找到一个相关问题来回答,这个问题比原来的问题更易作答.我把这种回答一个问题而绕开另一个问题的做法叫做”替代”.我还将采用以下术语: “目标问题”就是你想要作出的评估. “启发式问题”就是你绕开原来的问题去回答的那个更简单的问题. “启发”这一术语是指协助寻找各种难题的恰当答案的简单过程,虽然找到的答案常常并不完美.这个词和希腊语eureka(意为”找到了”)是同根词.

  • 一些德国学生作过的一项调查堪称替代研究的最佳案例之一.这些年轻人完成的调查包括下面两个问题: 你最近觉得幸福吗? 你上个月有多少次约会? 实验人员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的关联度很感兴趣.那些回答自己有很多次约会的学生会比那些约会次数少的人更幸福吗?令人吃惊的是,答案是否定的,两个答案的关联度几乎为零.显然,学生在评价自己的幸福感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约会. 另一组学生也看到了这两个问题,但次序正好相反: 你上个月有多少次约会? 你最近觉得幸福吗? 这一次的结果完全不同.在这种顺序下,约会次数和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度能达到心理测试的最高水平.其间发生了什么呢? 原因很明确,这就是替代作用的典型案例.约会显然不是这些学生生活的重心(第一次调查中,幸福和约会并不相关),但当实验者要求他们回想自己的浪漫生活时,他们确实有情感上的回应.有多次约会的学生想起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事,而那些没有约会的学生想起的都是孤独和被拒绝的情节.因此看到第二个问题时,由(第一个)约会问题引起的那些情感就在大家的脑子里徘徊,影响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 人们在对某一未知量的特殊价值进行评估之前,总会事先对这个量进行一番考量,此时锚定效应就会发生.这一效应是实验心理学中最可靠也最稳健的结果,即估测结果和人们思考的结果很相近,就好比沉入海底的锚一样.如果有人问你甘地死时年龄是否大于114岁,你在估测他的死亡年龄时会比锚定问题是35岁(死亡)时更高.你在考量买房要花多少钱时,也会受到要价的影响.同样的房子,如果市场价格高,它就显得比市场价格低时更有价值,即使你决心抵制价格的影响也没有用.此类事例不一而足,锚定效应的事例不胜枚举.一旦你要考虑某个数字是否会成为一个估测问题的可能答案,这个数字就会产生锚定效应.

  • 有人曾经问过那些参观”旧金山探索馆”的游客下面两个问题: 最高的那棵红杉树是高于1200英尺还是低于1200英尺? 你认为那棵最高的红杉树有多高? 这个实验中的”高锚定值”是1200英尺.而另外一组受试者看到的第一个问题则用了一个180英尺的”低锚定值”.两个锚定值相差1020英尺. 不出所料,(关于那棵最高的红杉树有多高)两个组给出了完全不同的平均评估:844英尺和282英尺.两者的差距有562英尺.锚定指数就是两个不同答案的比率55%(562/1020).对于那些在评估过程中过度运用锚定的人而言,锚定效应的测量结果将是100%,对于那些能够忽略锚定的人而言,锚定效应的测量结果则是零

  • 锚定效应在实验室中司空见惯,在现实世界中其影响同样毫不逊色.几年前的一个实验中,实验人员让一些房地产经纪人对一幢待售房子的价值进行评估.这些经纪人亲自去看了这所房子,还仔细研究了一本小册子,里面包括这幢房子的全面信息和售价.其中一半经纪人评估的售价比标价高很多,另一半评估的售价则比标价低很多.每位经纪人都给出了自己认为合理的售价,同时(假定自己是这幢房子的房主)她们还给出了自己能够接受的最低售价.实验人员随后问这些经纪人哪些因素影响了她们的决策.出乎意料的是,售价并非影响因素之一.这些经纪人十分得意,因为她们没有被这个因素所左右.她们坚称标价没有影响到她们对这一问题的回应,但实际上她们错了:锚定指数是41%.事实上,专业人士和对房地产一无所知的商学院学生一样,都受到了锚定效应的影响.后者的锚定指数是48%.两者的唯一区别是,学生承认他们受到了锚定效应的影响,而专业人士则否认这一点.

  • 锚定效应在某些情形下看起来也是合理的.毕竟,那些被问到难题的人肯定会去抓住这根救命稻草的,况且这个锚定值也是根貌似合理的稻草.如果你对加利福尼亚的树所知无几,却又被问到红杉树是否高于1200英尺,此时你可能就会认为这个数字与真实数字相差不远.因为是那些知道这种树真实高度的人想出的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锚定值也许是个有价值的提示.但是,锚定效应研究有一个重要发现,即锚定值显然是任意的,它也许和可能有信息价值的锚定值一样有效.当我们用轮盘来估测联合国中非洲国家所占的比例时,锚定指数是44%,还算是处在看似正确且能作为提示的锚定效应的影响范围内.有些实验已观察到大小相似的锚定效应,在这些实验中,受试者社保号的最后几个数字被用做锚定值(比如为估测他们城市中医生的数量).结果很明确:锚定值没有影响,因为人们认为这些数字没有什么信息价值.

  • 在启发效应下,你的思想和行为也许会被完全不曾留意的刺激所影响,甚至会被你完全没有意识到的刺激所影响.启发实验的主要寓意是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会受当时的环境影响,且这种影响比我们了解或想象的要大.很多人发现启发效应的结果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它们和主观经验相去甚远.另外很多人则发现其结果令人不安,因为它们威胁着我们对中介和自主性的主观感受.如果不相关的大脑屏保能在你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影响你对陌生人的帮助,那你到底有多自由呢?锚定效应也以相似的方式威胁着你.你总能意识到锚定,甚至会对它格外关注,但你不知道它是如何引导和限制你的思考的,因为你不能想象如果锚定改变(或不存在)你会如何思考.但是,你应该假设任何一个公开谈判时的数字都对你有锚定效应,如果概率大,你应该抵制(你的系统2)该效应.

  • “我们想要收购的公司给我们看了他们的商业计划,其中包括他们希望得到的收益.我们不应该让那个数字影响到我们的思路.将其放置一边.”

  • “被告律师提出一个微不足道的证明,证明中提到了一个荒谬的小损失,这些律师就是想让法官们拿这个损失做锚定.”

  • 以下是他们发现的一个样例: ·中风致死的数量几乎是所有意外事故致死总数的2倍,但80%的受试者却判断意外事故致死的可能性更大. ·人们认为龙卷风比哮喘更容易致死,尽管后者的致死率是前者的20倍. ·人们认为被闪电击中致死的概率比食物中毒要小,不过,前者致死率却是后者的52倍. ·得病致死是意外死亡的18倍,但两者却被认为概率相等. ·意外死亡被认为是糖尿病致死率的300倍,但真正的比率却是1∶4. 这其中的道理很明显:对死亡原因的估测因媒体报道而有所改变.报道往往偏向新鲜和尖锐的事.媒体不仅影响了公众的兴趣,也受到公众兴趣的影响.编辑不可能忽略公众的需求,就对某些话题和观点进行大量报道.不同寻常的事件(比如腐肉中毒)会格外引人注意,人们常会低估此类事件的发生概率.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并不是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我们对事件发生频率的估测也会受到自己接触这些信息和频率与个人情感强烈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 几年前,我和哈佛大学的学生做了一项实验,让我有了一个令我十分惊讶的发现:增强系统2的激活状态能有效提高回答汤姆问题的准确率.这项实验将旧问题与认知顺畅性的现有形式结合了起来.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求一半学生鼓腮帮,另一半学生皱眉头.前文中已经提过,皱眉通常可以增强系统2的警觉性,降低对直觉的过分相信和依赖.鼓起腮帮(与感情无关的表情)的学生的预测结果与原实验结果一样:他们只依赖于典型性,而忽略了基础比率.然而不出作者所料,那些皱眉头的同学的确对基础比率表现得很敏感.这是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发现.

思考
home
github
archiv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