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笔记
-
既然认为自己是个读书人,就一定要明白《大学》上说的都是自己立身最重要的原则。里边需要学习的项目有八条,据我看来,最有用处的只有两条,即“格物”和“诚意”。“格物”是获取知识,“诚意”是实际去做。“物”就是整个事物和现象,身体、心灵、意识、知识、家务、国事、整个天下,日常要做的事,都是“物”。“格”是去观察研究,从里边找到事物的道理。例如,侍奉长辈,定期问候,是“物”,弄清侍奉长辈、定期问候的道理,是“格物”;尊敬兄长,跟随其后,是“物”,弄清尊敬兄长要跟随在他身后的道理,是“格物”;我们的心灵,是“物”,弄清楚影响心灵活动的道理,是“格物”;我们的身体,是“物”,弄清爱护身体的道理,弄清站要正、坐要直对爱护身体的作用,是“格物”;每天看的书,书上的每句话都是“物”,根据自己的体会弄清它的作用,是“格物”,这都是获取知识要做的事。“诚意”是知道了道理就要照着做,不欺骗人。知道一句就做一句,是实际行动。同时去做格物和诚意这两点,就可以获得渊博的学问和显达的地位。 我有个朋友叫吴竹如,他格物的功夫很深,每遇到一件事物,都要找出它们的道理来。倭艮峰先生则在诚意上很严格,每天都写日记,一天中有一个想法不对,有一件事做得不好,或说了一句话,或是沉默不语,他都要记下来,而且用正楷字写。三个月写的订成一本,从乙未年到现在,已经订有三十本了。即使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不乱想、乱说、乱做,非常严格,有时出现了一点不对的念头,就立刻把它打消,而且记在日记上。所以他读的书,可以将每句话都和自己密切联系起来,就像医治自己的病的良药一样。兹将艮峰先生的日记抄三页给你们看看。 我从十月初一开始,也照着艮峰先生的方法去做,将每天想的、做的,都用楷书写在日记上,好让自己一翻到就可以发现并克服缺点。冯树堂和我从同一天开始写日记,他很虚心,像对待兄弟一样地爱护我,像对待老师一样地尊敬我,以后一定会有成就。我向来有缺乏恒心的毛病,但坚持每天写日记就可保证我终生有恒心了。有了良师益友的督促,我只有前进不能后退。本来想抄我的日记给你们看的,不料今天镜海先生到我这里来把本子拿走了,来不及抄。十一月有信差,一定抄几页给你们看看。
-
我从十月初一起写日记,以此帮助自己改过自新。从前我和小珊有误会,实在是我一时愤怒,不近人情,所以我打算主动上门道歉。恰巧初九那天,他来我家拜寿,当天晚上我去他家和他谈得很好。十三日我又和岱云请他吃饭。此后,我们的关系又恢复如初,所有的误会都消除了。
-
诸位弟弟们在家读书习字,不知每天用功程度如何?自十月初一以来,我立志改过自新,完善自己,虽不时有懒惰之意,但每天用楷书写日记、每天读十页史书、记茶余偶谈一则,这三件事倒是一直坚持,从未有丝毫的间断。自从十月二十一日发誓永戒水烟算起,已两个月有余,一直远离水烟,渐渐地就成了自然之事,无须刻意强制了。我这一生所立之志甚多,只有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楷书体日记这三件事,发誓终身坚持,绝不让其有一日的间断。弟弟们也应该自己制定几件事情并坚持不懈地去做,每天不间断地努力,即使行船走路,也时刻随身携带,不能有一刻的懈怠。除上述我所说的那三件事之外,其他事情即使坚持长久也未必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但若此三事能够坚持下去,定将终身受益匪浅。
-
士人读书做学问,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远大的志向,则必然不会甘心屈居人下;有了超然的见识,则明白学海无边的道理,就不敢因某一方面的成功而自足自满,如河伯观海、井蛙窥天,都是目光短浅之人的做法;有持久的恒心,则绝对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三者缺一不可。弟弟们现在想有见识的目标不是一下能达到的,至于有志向、有恒心,就是你们自己努力的事了。
-
我们做学问,最重要的是虚心。我曾看到朋友中一些颇有才华的人,都恃才傲物,动不动就说别人不如自己。不论是乡试还是会试的文章,他都骂人家言语不通,不仅骂房官,也骂主考,考不取就骂学院。平心而论,这种人自己写的诗文并没有过人之处,而且有些根本就羞于示人,但他们就是不肯反过来要求自己,总说别人不好。既骂考官,也骂同科率先考中之人。人要有了傲气,便不会有进步,结果只能失意潦倒一生,碌碌无为,人生也不会有任何转机。
-
京城里有傲气的人也很多,有见识的人见了,只冷冷一笑而已。还有的人自诩名士,把科名看成粪土。他们有的喜欢作古诗,有的喜欢讲考据,有的还喜欢谈理学,招摇过市,喧闹张扬,自以为能压倒一切。在有见识的人看来,这些人其实没有什么造诣,只能让人冷冷一笑罢了。我们应当一心用功,尽力消除傲气,防止自满,不让别人在一边冷笑,才能进步。
-
为兄往年最缺恒心,近年情况稍好,但仍然没有达到成熟的境界。从七月初一至今,没有一天间断,每天临帖一百个字,抄书一百个字,看书少则二十页,多则不论。从七月起,至今已看《王荆公文集》一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一百卷,都用红笔加以圈点批注。虽然时间紧促,也要保证完成每天的功课,不因为昨天耽搁而今天补做,也不因为明天有事而今天预先做。各位弟弟如果能这样有恒心,则即使像四弟这样的中等天资,也会有所成就,何况六弟、九弟这种上等的天资呢?
-
送给王五的第二首诗,弟弟有些看不懂的地方,就不远几千里写信来问,表明弟弟是很虚心的,我收到信后很高兴。如果每件事都能像这样勤思善问,还怕没有一日千里的进步?现在将诗的意思用另外的纸注明得很详细,寄回家供弟弟参阅。
-
婺源汪双池先生,过去一贫如洗,三十岁以前,在窑上为别人打工画碗。三十岁以后,才开始读书训蒙,一直到老,终身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却也著书百多卷,最终成为清朝名儒,他何尝有师友,又何尝走出家乡一步?我期待弟弟们做到的,就是如此而已,总不外乎“立志”“有恒”四字
-
《史记》《汉书》《庄子》《韩文》是我生平最钟爱的四部书籍
-
世家子弟,最容易犯奢、傲的毛病,并不是锦衣玉食才算是奢侈,只要皮袍呢褂多得俯拾即是、车马仆人习以为常,这样就一天天接近奢侈了;见到乡下人就嗤笑他们朴陋,见到雇工就颐指气使,不可一世,这样就一天天习惯于傲了。《尚书》称:“世禄之家,鲜克有礼。”《左传》称:“骄奢淫逸,宠禄过也。”京城子弟道德败坏,皆由骄、奢二字所起,你和各位兄弟们务必要引以为戒。恳切嘱咐。
-
自古以来,凶德导致失败的原因不过两条:一是骄傲,二是多言。丹朱不成材,就是因为他“傲”,因为他“嚚讼”,也就是多言的意思。历数各个朝代名声显赫的公卿大臣,大多因为这两条而身败名裂。固执一直是我的毛病,而且很是高傲;虽然从不多说闲话,但是笔下近乎“嚚讼”。有时静心默默反省自己,发现我之处处过失,其根源不外乎这两个原因。
-
温弟的性情与我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言谈更为尖刻。有些人显出傲气凌人之势,并非单单通过言语来表现,也有以神气凌人的,也有以脸色凌人的。温弟的神态英姿勃发,脸色却有蛮横之相,最易给人盛气凌人之感。以你的性情,心中决不可有所依恃,心中有所依恃就会自然显现于表面。以门第而论,我的声望大减,恐怕子弟们要因此而受连累;以才识而论,近来军队里锻炼出来的人才很多,弟弟等也没有明显的过人之处,都没有可倚仗的。只能抑制自己,坚守忠信礼仪,行事诚笃敬谨,或许可以遮盖自己的过失,显出新气象,否则,外人都会讨厌你、看轻你,甚至鄙视你。沅弟为人处世谨慎小心,很是稳妥,让人放心。而温弟却时常与人谈笑讥讽,强充老手,不免沾有一些旧的坏习气,所以必须狠狠反省!即刻痛改前非!我还听说温弟在县城时,经常随意嘲讽他人,此做法应迅速改正。想我在军中辛苦多年,怎么会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呢?正因为“傲”字而百无一成。所以谆谆教导诸弟引以为戒。
-
在我这一生中,有三件事让我惭愧甚至羞耻:各种学问都稍稍涉猎,略懂一二,唯有天文算学,一点儿也没有学习过,就连恒星和五纬也不会辨认,这是耻辱之一。无论是处事还是治业,总是有始无终,这是耻辱之二。小时候我也经常习字,但是没有始终临摹一家的字体,结果因屡次改变,最终一无所成,如今写字速度缓慢,很不适用。特别是近年来,在军营里处理公务,常因字写得太慢而耽误很多事情,这是耻辱之三。你若承认是我家子孙,就该经常思考洗掉这三件耻辱。
-
凡是做事,不管大小难易,都应该有始有终。
-
我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这十多年来最喜欢看的四种书是《史记》 《汉书》 《庄子》 《韩文》,遗憾的是未能将这几本书熟读,细细钻研。另外我还很欣赏《通鉴》 《文选》和姚惜抱(姚鼐)所选的《古文辞类纂》,以及我自己选抄的《十八家诗抄》四种书,最多也不过十几种书。早年我专心研究学问,潜心阅读,时常想把这十几种书贯串精通,略作札记,仿效顾亭林、王怀祖。如今年事已高,已经有心无力,看来立下的志向已经无法实现了。半夜想起来,常会独自悔恨。若泽儿能完成我年轻时的志向,把四书、五经和我爱好的八种书一一熟读并深入研究,略作札记,记下读后的心得体会和疑难问题,那我会感到无比的欢欣快慰。
-
学习射箭最能锻炼身体,早起更是长寿的千金妙方。
-
你近日内默默反省自己,想必傲气也减少了几分吧?纵观天下,古往今来,庸人之失败皆因一个“惰”字;而才人之不得志又皆因一个“傲”字。从军事出发推及其他方面,都是这个道理,我愿与诸弟交相勉励,以求进步。这次安徽的敌军流窜到浙江,假如浙中失守,免不了要受吴越人民的痛骂,但我只努力在“傲、惰”二字上痛下功夫,不过问别人是否骂我,那些都无足轻重了。
-
自从八年六月复出以来,我一直在尽力戒惰字,以戒除自己没有恒心的毛病。近来又力戒傲字。徽州战役没有战败以前,次青心中不免有点居功自傲,自以为是;失败之后,我更加深入地反省。军事上的失败,大多有很多不可避免的原因,但也有主观因素,傲或惰二者必居其一;大家族的衰败,其原因也不过如此,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
每天饭后走上几千步,是养生的第一秘诀。你每顿饭后,可到唐家铺,或者到澄叔家走一走,顺便拜访他。这个过程的来回大约有三千多步,坚持三个月以后肯定会大有成效。
-
连日来你都忙于奔走应酬,不过功课也没有一时的懈怠,想来应该每天进步不止。人生中只有“常”是第一美德。对于习字之道,我也曾经冥思苦想,但最终还是一无所成。直到今年来,我日日不断地摹写,从未间断,渐渐感到日新月异,年年都有新的进步和体悟。可见,无论年龄的老少,事情的难易,只要能够持之以恒,任何事情都会如同种树和畜养牲畜一样,不一定每日都要看到变化,但事实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
我有三件事忠告四弟:一是勤奋,二是早起,三是看《五种遗规》。四弟若能记住这三句话,就是对我的敬重,如果不信这三句话,就是看不起我这个当兄长的
-
祖父大人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身为孙子,却远在千里之外,这颗心如何能放得下!如果去年温弟留在京城不回去,此时也一定是时刻都不得安宁了。各位弟弟敬仰父亲、叔父的纯孝行为,时刻以他们为榜样,因此人人竭尽全力地服侍孝敬祖父,这是我们家第一等的好事。我身在京城家中,享受着佳肴美味、锦衣绸缎,却尽不到半点做孙子的责任,妻室儿女也都坐享其成,不能替母亲分担劳苦。每次想到这些,就不由得直冒冷汗,满心愧疚之意。
-
弟弟们在家训教子侄,最重要的是要有“勤”“敬”二字。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乱世纷争之时,凡一家之中能做到“勤”和“敬”,无不兴旺发达;若不“勤”不“敬”,则难逃衰败之运。千万牢记!过去没能够切实实行这两个字,如今我深深后悔,所以现在才对你们千叮万嘱。澄弟向来以一个“勤”字为先,只是“敬”做得还不够。待你们有了阅历之后,就会发现这两个字是须臾不可分开的。兄国藩手书。
-
我为官已二十年有余,从不敢沾染一丝官场习气,饮食起居,还是恪守贫寒朴素的家风,特别节俭可以,稍微丰盛也行,太丰盛我就不敢了。凡是官宦家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你年纪尚小,切不可贪慕奢靡的享受,不可养成懒惰的习惯。无论大家庭、小家庭,还是士农工商,只要勤苦节俭,没有不兴盛的;若骄奢倦怠,没有不衰败的。你读书写字不能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丢掉曾高祖以来历代承袭的家风。我的父亲叔父,都是黎明就起,这些你都是很清楚的。 富贵功名之类的得失,命里皆有定数,一半在人力,一半在天命。只有学做圣贤,全靠自己努力,与天命没有什么相干。我有志师从圣贤,可小时候忽视了居家恭谨的修为,所以直到现在还免不了时有戏言和戏谑的行为。你应该举止端庄,言语谨慎,如此就能打好道德修养的基础
-
我朝历代圣明的国君,总是寅正就起床,至今二百年不变。我家从高曾祖父起就有早起的习惯相传,我曾亲眼见过竟希公、星冈公全都是天未亮就早早起床,冬天寒冷时也起床坐一个时辰,才见天亮。我的父亲竹亭公也是天刚亮就起床,如果有事就不等天亮,每夜必定起床看一两次,这些你一定也曾亲眼所见。近年来,我也已经习惯黎明即起,希望能继承先人的家风。你已成年,结婚,应当以早起为第一要务。除了自己身体力行,也应教新媳妇力行。
-
我此生的缺点就是没恒心,以致一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心中满是遗憾和愧疚。直到开始操办军务,取代了此前的志向,其间本志发生变化,尤其以做事没有恒心为最大的问题,深深地把它当作内心的耻辱。你若想要稍稍有所成就,一定要从“有恒”二字下手
-
我曾经仔细观察星冈公,发现他之所以仪表超逾众人,全都要归结于一个“重”字。我自认为神情举止和走路的姿势还算稳重敦实,这些都是从星冈公身上学来的。你的举止言行很是轻浮,这是你一个很大的缺点,以后要注意改正,常常审视自己的行为,无论行走起坐,都要记住“稳重”二字。早起、有恒、稳重这三个方面是你当前要注意的最紧要的事情。早起是世代承袭的家风,没有恒心是我此生的遗憾和耻辱,而不稳重则是你最大的缺点,所以特别谆谆告诫你改掉这些毛病
-
我本就愧居高位,又徒有虚名,大难临头、生死危急之际,自然能够坦然面对。只是部下兵马四五万人,若因断粮而导致兵败,我又怎能忍心坐视而不采取行动呢?家中之事,我也没什么忧虑的。唯有告诫子侄,须谨记一个“勤”字,一个“谦”字。谦虚是骄傲的反面,勤劳是安逸的反面。骄奢淫逸四个字,切忌不可行
-
须谨记一个“勤”字,一个“谦”字。谦虚是骄傲的反面,勤劳是安逸的反面。骄奢淫逸四个字,切忌不可行
-
你们成年立业之时,万万不可从军。从军不但难以建功立业,而且很容易造成罪孽,更易于给后世留下口实。我身在行伍之中已久,每天仍是如坐针毡,幸好还不算辜负平生所学,时刻不忘记自己的爱民之心。近来阅历渐渐增多,深知指挥军队之苦。你们只当一心一意读书,不可从军,也不必做官。 我教育子弟要谨遵“八本”“三致祥”。这“八本”是:读古书要以训诂为本,作诗文要以声调为本,养亲要以得欢心为本,养生要以少恼怒为本,立身要以不妄语为本,治家要以不晚起为本,居官要以不要钱为本,行军要以不扰民为本。“三致祥”是: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
身处乱世,银钱越少,越利于消灾免祸;用费越省,越利于修身养福。你兄弟侍奉母亲,除了“劳俭”二字以外,没有其他的安身方法。目前正处于军事危急的境地,生死难料,我只就此二字叮嘱一遍,此外也别无遗训之语,你们可禀告叔叔们和你的母亲,千万别忘记了。
-
只有“勤”“俭”二字可以使家道长盛不衰
-
已长大成人,孝友谨慎,我很是欣慰。 我家世世代代孝悌勤俭。辅臣公以上的老人我没见过,竟希公、星冈公都是天没亮就起床,一天到晚
-
我家世世代代孝悌勤俭。辅臣公以上的老人我没见过,竟希公、星冈公都是天没亮就起床,一天到晚没有片刻闲暇。竟希公年少时在陈氏宗祠读书,正月里开学,辅臣公给他铜钱一百文作零用钱,到五月份回家时,只用去一文钱,还剩九十九文又交还给了他父亲,可见他年幼时就是如此节俭。星冈公更是以身作则,在他的孙辈都入了翰林之后,他仍勤于家务,竟然依旧亲自种菜收粪。我父亲竹亭公的勤俭,则是你们已经看到的。如今我们家境虽然逐渐宽裕,侄儿和各位兄弟切不可忘记先人的艰难,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心;俭字功夫,第一不穿华丽的衣服,第二不多用仆婢雇工。凡将相都不是天生的,豪杰圣贤也不是天生的,只要立志奋斗,克己守身,都可以做得到的。侄儿们如今正身处顺遂之境,正值年轻有为之际,明年又要跟随最好的老师学习,若立定志向,还有什么事做不成?什么样的人成为不了呢?希望侄儿早早努力。
-
弟弟们不爱干净,不爱收拾,比我还严重,这是败家的气象。以后务必要严加要求自己,细心收拾,就连一纸一缕、竹头木屑,都应收拾干净,为子侄们做出榜样。第一代人懒散,第二代人便淫逸,则必定会有昼睡夜坐、吸食鸦片之类的败落迹象出现。四弟、九弟较勤,六弟、季弟较懒。以后勤的越勤,懒的痛改前非,不让子侄学到怠慢懒惰的样子,这十分重要。子侄们除了读书之外,教他们扫地、擦桌凳、收粪、锄草,都是极好的事,切不可以因为有损所谓的架子而不愿躬身去做
-
我近来吃晚饭不沾荤菜,只用肉汤炖一两种蔬菜,炖到烂如泥的程度,味道无与伦比,而且有利于养护身体(菜不一定要价格昂贵的,吃起来适口就足以养护自己的身体),你可以试着炖给你母亲吃(星冈公惯于太阳落山时亲手采摘新鲜蔬菜,供晚饭食用。我当时同星冈公一起吃饭,真是津津有味,现在加上肉汤炖菜,而味道却无法与当年相比)。年轻人晚饭不宜吃荤腥,专吃蔬菜,不用配肉汤熬炖,这样的吃法也适合于养生,而且也是节俭之道。
-
正月十五日接到四弟、六弟、九弟于十二月五日所发出的家信。其中四弟的三页信中,句句平实,尤其是批评我待人不够宽恕这一点,说得恳切恰当。说每月写信只是以空话责备弟弟们,却又几乎从未有什么具体实际的好消息,令长辈们阅信后疑心弟弟们整日碌碌无为,不务正业,不思上进,让弟辈们陷入无地自容的境地等。这些话,为兄的看了很惭愧,不觉汗颜。 去年我与九弟闲谈之时,曾说为人子者,若使父母过分地偏爱,觉得别的兄弟都不如自己,这就是不孝;若使家族同乡极力地夸赞自己,而贬低众兄弟,认为都不如自己出色,这就是对兄弟不友爱。原因是什么呢?那是因为如果使父母心中有了贤能愚蠢的分别,使族人同乡口中有了贤能愚蠢的区别,那么平时必有刻意讨好的意思,以致暗用心计,使自己赢得了好名声,而让他的兄弟身负恶名,自然以后的矛盾就会不断发生。比如刘大爷、刘三爷都想做好人,最后却闹得如同仇敌一般。就因为刘三爷在父母面前、族人同乡之间得好名声,而刘大爷却得到了坏名声。现在四弟所责备我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读着不禁汗颜。但愿我们兄弟五人,各自都明白这个道理,彼此相互原谅。当兄长的以弟弟得坏名声而忧虑,弟弟为兄长得好名声而快乐。兄不能让弟尽孝道得美名,是兄的罪;弟不能让兄尽孝道而得美名,是弟的罪。若彼此都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什么时候都不会有一点矛盾了。
-
不过我自幼喜欢用心思索,再加上得益于各位好友相互的验证和启发,深谙读书之道,有几条固定不变的原则:研究经书必定先专通一经,不可泛读。读经以研究寻求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书有一“耐”字口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这就是耐心。读史书的办法,最好莫过于设身处地地去思考。每看一处,就好比我曾与当时人物一起饮酒畅谈一般。不必人人都能记住,要记一个人,就恍如与此人直接接触认识一样;不必事事都要熟记,要牢牢地记住其中一件事,就恍如亲身经历过这件事。研究经书的过程是可以寻求道理的,研究史书是可以考证历史的。抛开这两条,就没有其他更有价值的学问了。 自西汉至今,读书人做学问一般有三条途径:一是义理之学,二是考据之学,三是词章之学。只是三者之间历来是各执一端,相互诋毁。我个人认为,三者之中义理之学学问最大。义理清楚则身体力行有原则,对人处事有根基。词章之学,是用以发挥义理的工具。考据之学,我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收获。这三条途径,都可为研习经书史学服务,各有门径。但我认为,要读好经书史学,首先就应当研究义理,这样才会专一而不致心绪烦乱。因而学经则应专守一经,学史则当专熟一代,读经书史学则专心致志于义理。这些都是做学问要用心专一的道理,无论什么时候也不会改变。 至于经史,诸子百家之学,各家的著作如汗牛充栋。如果想阅读,只应读一个人的专集,不应东翻西翻。比如读昌黎集,则眼睛所看见的、耳朵所听见的,无非就是昌黎,以为天地间除了昌黎集以外,再没有其他书了。一个人的集子没读完,千万不可换别人的集子,这也是“专”字秘诀。以上所说六弟要用心牢记。 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有志向的人要终生致力于此,不可有丝毫的更改和转移。就是圣人再生,也要按我的话去做。
-
提升自我修养的方法,最难的莫过于养心了。虽然自己心中能够洞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去行善除恶,这样的做法就是自欺。是否自欺,别人无从知晓,只有自己心里明白。所以《大学》的《诚意》一章,两次说到慎独的重要性。若真的能够做到喜好善美如同喜好漂亮的女色,厌恶丑恶就像厌恶难闻恶臭,尽力去人欲,存天理,那么《大学》中所说的“自觉满足而心安理得”,《中庸》所说的“戒除恐惧”的境界,就都能够实现了。这就是曾子所说的“自我反省而收敛”,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老天,下无愧于内心”。所谓“养心,没有比清心寡欲更高的境界了”。以上所说的各种境界都是这个道理。所以,若能慎独,那么自我反省时便不会有自满自足之感,可以面对天地、质问鬼神,绝不会有行为无可悔恨而心却畏缩的情况出现。如果一个人没有做过感到愧疚的事,那他面对天地时,自然是神色泰然、镇定自若,这样的心就会是快乐、满足、宽厚、平和的,这就是人生的第一自强之道,也是寻乐的首选,更是保守身心的第一件要事。
-
常人出生于世,都得到天地之理,以成各自的心性,得天地之气而成形体,所以我与众民、万物一样,从根本上说,都是出自同一源头。如果只知道求一己的私利,而不知道对百姓宽仁、爱护万物,这等于是违逆了同出本源的道理。至于高官厚禄、高居人上者,就有拯救人民于水火、饥饿之中的责任。读书学习,效仿古人,自然对大义之所在有了大致粗浅的认识,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如果只是自己知晓,而不知要教化百姓,这就大大辜负了天地厚待我的初衷。
-
世人的性情,都是好逸恶劳的。无论贵贱智愚老少,大多贪图安逸,逃避劳苦,古今都是如此。如果一个人每天的穿衣饮食与他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称,那么别人就会敬重他,连鬼神也会加以赞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农夫、织妇终年勤勤恳恳,收获几石粟粮,织成几尺家布,但富贵之家从不亲力亲为,终年只知安逸享乐,而食必佳肴美味,穿必绫罗绸缎,高枕而卧,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公平的事,鬼神也不会称许,这样的情况又如何能长久呢?古代的圣君贤相时刻以勤劳自勉,如商汤,天还没亮就开始操劳,整日不闲;如文王,太阳偏西,还不见有一刻闲暇;如周公,更是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天逸》一篇,推之于勤劳就可增寿,安逸则早亡,此规律屡试不爽。若要为自身的一生打算,就一定要练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勉前行,操心竭虑,之后才能增智慧、长才识。